大唐小貨郎林深!
不良人的宗旨?
一個人皺著眉頭思索了片刻,遲疑著開口:“是為民?”
張姓讀書人點點頭:“沒錯,就是為民。”
“細細想來,不良人其實和之前大唐的任何一種官都不一樣。”
“和百姓走得太近了。”
“楚王殿下為何會受到我們的敬佩?為什麼他會被我們尊稱為聖人?”
“不單單是因為他做出來的那些功績。”
“更是因為他身居高位卻沒有忘記百姓。他沒有因為自己手中的權利而忘記自己的責任。”
說著張姓讀書人轉過身來,看向最先開口回答這道題目的那個人。
“你說重官罰民,若是楚王殿下做出來這種事,你還會這麼尊敬他嗎?”
“或者說任何一名官員做出來這種事,你會認為他是一名好官嘛?”
那名讀書的臉上露出羞愧的神情。
何止不會認為那個人是一名好官,而是一定會把那個人當做一名惡官。
這種人若是落在史書上,都是要被口誅筆伐的。
就像漢末曹操,雖有大才,但徐州屠殺一事就足以讓他背負千古之罵名。
就像漢末劉備,協同新野百姓一同渡江逃難,縱然可能是有他的政治目的,可誰也都得稱他一聲仁義。
張姓讀書人又轉過頭來看向第二個回答他問題的人。
“你說要向百姓道歉,可若是百姓錯了呢?仁愛是善,那溺愛是善嗎?”
這同樣是一個注定了答案的問題。
溺愛不是善。
孝經中有言,從父之令,焉得為孝?
一味的順從父親又怎麼可能稱得上是孝順呢?
放在這件事上是同樣的一個道理。一味的順從百姓又怎麼能稱得上是善呢?
第二名回答的那個讀書人也羞愧的低下了頭。
張姓讀書人偏了偏腦袋,看向第三名回答那個問題的人。
“至於你的想法,那是純粹的懶政。居其位不謀其政,是大惡。”
“如果是抱有這樣的想法,彆說是考入明德太學,或者是科舉中第,就是堂堂正正的做個人都很難了。”
這話說的很重。
但那個讀書人一點都沒有氣惱,臉上的羞愧之色比剛才那兩個人還要更重。
“張兄教訓的是,小弟受教。日後定會夜夜將這件事拿出,鞭策自己。”
陳姓讀書人拍掌大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你的學問又要有長進了。”
他們幾個人說笑著離開,聽到張姓讀書人能說出來這樣的話,讓他們放心了很多。
想來被錄取一定是十拿九穩的事,說不定還會名列前茅。
這是大喜事,得好好慶祝一下。
他們破天荒地去了一家還算可以的酒樓,從下午一直坐到晚上。
一千多份試卷批改起來並不困難。
甚至林深都抽出了時間,把這些試卷一一過目。
可越看這些人的試卷,林深的眉頭皺的越緊。
不滿意。
他很不滿意。
在這些試卷中,他看到了張揚跋扈,看到了阿諛奉承,看到了不思進取。
真的願意成為不良人,為百姓奉獻一份力量的,太少了。
如果真的去按照他心中最低的標準來錄取的話……
這一千多人恐怕隻有不到兩百,才能通過這次考試入學長安城不良人綜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