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饒有興趣的盯著他手裡的東西,輕聲問道:“你們又研究出什麼東西來了?”
研究員回道:“目前我們的研究任務空閒了不少人手,於是我們就把您安排的時鐘給弄了出來。”
時鐘。
林深恍然點點頭。
他的確是給研究所的人安排了這樣的一個任務,不過因為時鐘的重要性並不是很高,所以這項研究的優先級被他排的很後麵。
機械鐘的製作工藝並不是很難。
在研究所的人員空閒下來之後,他們隻用了不到五天的時間就把第一台機械鐘就給整了出來。
研究員打開盒子,取出了裡麵的鐘。
是一座方鐘,裡麵的秒針正在滴答滴答的轉著。
最頂上還有一隻發條。顯然這種機械鐘是需要上發條的。
林深拿過來擺弄了一會。
這和他當初吩咐的一樣,把一天分成了二十四個小時。
把原本的一個時辰,拆成了兩個小時。
既有一到二十四的劃分,也有符合現在大唐百姓普遍認知的,如“陽子”、“陰子”之類的說法。
一個小時分成六十分鐘,一分鐘裡有六十秒,將一整天劃分為八萬六千四百秒。
這並不會不符合大唐百姓的觀念。
“殿下,現在有一個問題。”研究員看著林深,輕聲說道,“您是準備把長安的日晷當做標準時間,還是準備把壽春的日晷當做標準時間。”
時間是一種客觀存在的東西。
但時間的劃分是人為的一種規定。
長安的日晷和壽春的日晷還是有著小小的差異。
林深想了想:“還是以長安的日晷為標準吧。”
“你等會讓林大帶你去司天監,把標準時間定下來。”
研究員點點頭。
至於這個東西的售價,林深想了想,機械鐘生產起來還是有些複雜,價格不能定的太低,太高了也不好,普通百姓也要買得起。
再三思考後,林深決定把這個東西的售價定為一百兩銀子。
這是一個十分恰當的數字了。
半個月後,新城區一家茶樓裡。
讀書人和平頭百姓都湊在一起,眼巴巴的看著櫃台上的那台收音機。
他們都在等著晨播新聞的節目的開始。
但是他們發現今天的節目,和往日比起來稍微有些不太一樣。
最開始的時候,孟金剛多了一句話。
“現在是長安時間,陰辰,早上八點整,歡迎收聽……”
陰辰,早上八點?
這是一種什麼新奇的說法?
他們心中的疑惑並沒有持續太久的時間,很快就得到了解答。
這種說法,原來是楚王殿下重新劃分了時間。
他把原本一天十二個時辰分成了二十四個小時辰。
不僅如此,他對每個小時都進行了更為詳細的劃分。
什麼叫分鐘,哪個叫秒鐘?
這種劃分並沒有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多大的影響,但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觸動。
世界好像都在這種時間劃分法出現的時候,變得極為清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