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貨郎林深!
李治回到太學繼續上課,這事在太學生眼裡並不算得什麼。
學生、學生,自然是以“學”為上,雖然那時在食堂裡,有不少人想要攀附李治,但他們隻是少數,甚至還不到一百人。
第二天。
民報規規矩矩的報道了登基大典的情形。
相比較於古板的民報,百姓們還是更多的願意去看如意娛樂,來去了解這件事,在如意娛樂上記錄了很多民報上沒有的“花邊新聞”。
比如說魏征喝多了,在朝堂上直接跳起了舞。
再比如說,房玄齡趁著魏征不清醒,朝他褲子上潑了水,還汙蔑說是他人老體衰、尿褲子了。
還有就是李治在繼位了之後,連午飯都沒吃,就匆匆趕往明德太學繼續上課。
那幾名商賈,看著如意娛樂,就如同石像一樣。
好半會才“活”了過來。
“這竟然真的匆匆登基之後就回去讀書了。”一名商賈看著如意娛樂上的文字,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他不會懷疑這件事的真假。
如意娛樂上的新聞雖然有趣,但都是真事。
“那位先生說的是對的。”又一名商賈也跟著倒吸了一口涼氣,屋子裡的這群人,就好像恨不得把屋子裡的空氣都給抽乾。
“這就是我們和大唐的差距了吧”
大唐人把讀書、把教育抬上了神壇,認為讀書是天底下最大的事。
而他們的國家
把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的所謂的“神靈”,抬到最高,認為信奉它是天底下最大的事。
“我兒子今年年底就要成婚,等他結婚了之後,我要搬到大唐來住。”一名商賈忽然開口這麼說道,“這樣的國家才是最好的國家。”
他的話引來了其他人的附和。
可不是在他們的國家,生死都被勳貴們把持著。而且大唐的商稅雖然嚴苛,可一來二去的算下來,他們賺得銀子甚至還會比在本國多的多。
畢竟大唐除了商稅之外,可就沒人再會伸手從他們的身上扒下來一層皮了。
新城區外,一間民房裡。
幾個人聚在了一起,他們都是各國的使臣,墨洛溫、印加等國的使臣,隻是在來到大唐之後,他們都沒有顯露過自己的身份。
就像是普普通通的外邦旅客一樣,一直在長安城裡住了下來。
朝廷也知道他們的存在,派了些士卒護在他們的庭院外,一來是為了保護他們的安全,二來也是為了監督他們。
直到今天
李治正式登基,他們方才可以拋去自己“旅客”的外衣,從而拾起自己作為使臣的那一層身份。
“楚王的徒弟登基了。”墨洛溫的使臣揮舞著手裡的邸報,還沒完全邁進庭院裡,就迫不及待地張口吆喝了起來。
一名使臣抬起頭,神情有些複雜“終於登基了啊八萬。”
他對桌那名使臣頭也沒抬,伸手把牌抓了過來“碰。”
“五條。”
“可不是,等了這麼久,都快忘了自己來大唐是做什麼的了。”他漢話說的是這幾個人中最好的那位,“晉王殿下,哦不,是陛下可真讓我們好等。”
“國內時常傳信,催我回去,從我兒子結婚,到我現在孫子都生下來,我都沒回去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