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貨郎林深!
黑色長條?爆炸?小阿勒山,山頭移平?
這件事怎麼聽起來這麼玄幻
尤其是這件事,還發生在大唐給他們警告後不久,很難不讓人聯想起來。
一名商賈向後縮了縮身子,他下意識地就想起了大唐的警告,也下意識地害怕起來“這是真的?”
“還是說隻是謠言?”
士兵搖了搖頭“這是小阿勒山附近的軍隊傳回來的消息,信箋上麵還有將軍的標識。”
說著,他從懷裡取出了信件。
一名商賈忽然打起了精神“你剛才不還說是牧民傳的消息,怎麼現在又變成了軍隊傳回來的消息了?”
士兵這時候似乎是冷靜了下來“大人,是軍隊發現了小阿勒山山頭沒了,而後向附近牧民打聽來的具體發生經過。”
“這一切都在這封信裡有寫說明。”
商賈們迫不及待地拆開信箋,一切就和這名士兵口述的內容一樣,小阿勒山的山頭是真的憑空蒸發了一般。
他們或許不會相信牧民的話,但對於軍隊的話,還是相信的。
隻不過現在他們的內心裡,依舊還殘存著最後的一絲幻想,他們寧願這件事就是天罰,是聖山的變故而不是大唐的手筆。
對,絕對就是天罰!
一定不可能是大唐的警告。
隻是誤打誤撞,天罰和大唐的警告撞在了一起。
對,一定是這樣的!
就在這時候,又一名士兵走了進來,他手裡捧著一封電報“大人們,這是大唐使臣送來的信箋。”
一名商賈下意識地問道“大唐的使臣呢?”
士兵回道“他把這封信送過來,就回去了。”
不好的預感在他們的腦子裡誕生出來。
商賈們有些顫抖、有些抗拒地拆開信,遠沒有拆開第一封信時來的那麼迫不及待。
電報裡的內容,依舊是警告、依舊是敦促。
語氣、措辭都和前麵兩次的警告沒有任何的區彆,隻是在電報最後末尾處,多了兩句話。
“我方對阿勒山進行了轟炸,以此警告貴方,我方有能力對貴方進行打擊,隻是我方愛好和平,不願輕易付諸武力,以亂整個世界來之不易的安寧、和平。”
“我方依舊敦促貴方儘快履行聯盟組織協議中的內容。”
“如貴方依舊再不願意履行協議中的內容,執意攪亂世界秩序、打破世界和平,我方隻能進一步根據協議中的內容,采取行動措施。”
“勿謂言之不預也。”
所有的商賈們都沉默了下去,他們張了張嘴,盯著念著這封信的人,有些出神、有些懼怕。
這封信的內容是被翻譯成拜占庭語讀了出來的,最後的那句“勿謂言之不預也”,在商賈結結巴巴地翻譯下,倒是頗為精準的翻譯出來了。
“等到時候大唐出兵拜占庭的時候,那種強大的武器投放到君士坦丁堡的時候,彆怪我之前沒和你們說過。”
對大唐而言,這是一篇警告,而對他們而言,這就是一篇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