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尼姑也紛紛表示支持銅豌豆師傅這個提議。
印惠師太此時現出了平時少有的微笑神情,平和地說道“既然大家都覺得青梅竹馬到了該皈依的時候,那麼今天就順應天意,順應眾議,給銅豌豆和青梅竹馬一起舉行皈依洗禮吧。”
“阿彌陀佛——”眾尼姑一同念起經文來,為這幸福的時刻禱告。
當事的尼姑為青梅竹馬削發、授衣。印惠師太翻著書冊,稍加思索道“銅豌豆賜法號——釋妙蘭,青梅竹馬賜法號釋妙竹。記住,你們兩個以後不要隻注意修煉武功,更重要的是修心、修德,步入更高的境界才是。”
從此,青梅竹馬和銅豌豆正式皈依佛門。洗禮完畢,銅豌豆師傅——釋妙蘭悄悄告訴青梅竹馬——釋妙竹道“我擔心你的家人會掛念你,你還是給家裡人修書一封讓人帶回去。”
不等釋妙蘭說完,釋妙竹斬釘截鐵地說道“我決不會給家裡帶去書信的。我已經皈依佛門,應該斬斷俗念,絲毫不會眷戀紅塵的。”她說完,便置身離去,來到菩提樹下微微閉目打坐誦經。頓悟。
可憐天下父母心。釋妙蘭擔心的,正是釋妙竹的父母擔心的。他們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女兒青梅竹馬一夜之間變成了“釋妙竹”。
母親阿麗單單對兒子青山綠水說道“孩子,你妹妹走了這麼多天,不知道在清風庵過得怎麼樣?你是不是去看看她?”
父親青龍偃月賭氣地說道“去什麼去?這個丫頭鬼迷心竅。由她去吧。”
青山綠水一邊唉聲歎氣,一邊無可奈何。他茶不思飯不飲,痛苦萬分,生不如死。人生怎麼這樣複雜啊?父母之命不能不遵從,可是就憑自己的能力能否說服妹妹呢?妹妹如果不聽自己的勸告,又怎麼會答父母呢?人各有誌,又怎能強求呢?
人活在世上太難了。畢竟青山綠水還隻有十六歲。可他已經是家庭的頂梁柱了。十六歲的男子漢能頂起一片天麼?母親阿麗單單最理解兒子的心思。她不無同情地說到“那麼,我就和兒子一起去一趟清風庵,做個了解吧。”
父親青龍偃月無可奈何地說道“也罷,你個婦道人家,能有什麼主張?還是我親自走一趟吧。也好去拜訪拜訪親家。”這是最佳的方案。
青山綠水如釋重負,隻要有父親這根頂梁柱作主,他即便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哪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畢竟青山綠水隻有十六歲,要他抗大梁也太嫩了些。
母親阿麗單單準備好了乾糧,青龍偃月和青山綠水上路了。
先到金不換家。青龍偃月心不在焉,他認為兒子的事情大局已定,隻是擔心女兒。所以,青龍偃月心有苦衷卻無法訴說。
金不換見到青龍偃月帶著兒子青山綠水到訪,十二萬分地激動。他的獨生女兒金銀花如果嫁給青山綠水,就了卻了一幢大心願。可以說,他寧可賠上所有的家產當嫁妝也願意。
青龍偃月在金不換家住了不到三日。真是度日如年啊,談到兒子和金銀花小姐的婚事,他同意隨其自然。隻要兒子願意,兒孫自有兒孫福,也算高攀了。
青龍偃月和青山綠水父子二人,急匆匆告彆金家,前往清風庵。
經過了一場激戰,清風庵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隻是,前來上香拜佛的人比以往少多了。青龍偃月見到女兒時,她正在打坐念佛。
父親關切地問道“青梅竹馬,父親來看你了。你最近怎麼樣啊?”
釋妙竹聽到父親的聲音,如同聽到寺院外風刮青竹的聲響。她連眼睛也沒有睜開一下,一邊敲著木魚一邊說道“什麼青梅竹馬?貧尼釋妙竹,是本庵的弟子,其餘一概不知。兩位施主請便吧。”
如此絕情,讓一個獵人萬念俱灰。他不再留戀什麼,一轉身走了,心中想到“兒大不由娘啊。既然女兒如此絕情,就此了斷父女親情也罷。
印惠師太、妙蘭師傅再三挽留青龍偃月和青山綠水,但無濟於事。眼看就要夕陽西下了,青龍偃月頭也不回地出了庵門。青山綠水跟隨在父親的身後,無能為力。
青梅竹馬並非絕情。在父親來到她身邊的那一刻,她的內心翻江倒海著。如果不斬斷情緣,自己永遠就不會擺脫紅塵。
等到父親和哥哥走出去,青梅竹馬眼中的兩行清淚滾落到了腮邊。
皈依就皈依,不能有半點兒的彷徨。要不然便會前功儘棄。青梅竹馬竭力地掩飾著內心的傷痛,讓腦海中忘卻一切。她不能自已地睜開眼睛,透過依稀的樹影看到父親已經跨出庵門。她本想奔跑過去,可腳上似鎖著千金重的枷鎖,實在邁不開腿。
庵門外,父親鋼鐵般的背影,凸顯了一個獵人的剛毅。但女兒還是感覺到,父親的步履不像以前堅實,而是略顯蹣跚。
靜默,靜默。釋妙竹手提梅花寶劍發瘋似地朝著庵門奔跑而去——在皈依佛門和還俗回家的兩難選擇麵前,她到底要做出什麼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