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杯傳奇!
第二十八章馬家三少守城
馬家三少年欺負“馬蹄兒”的事情敗露。老爺、夫人正要對三個逆子使用家法。卻聽管家急報,說是有外敵入侵,大隊人馬殺向城來。
老爺馬力顧不上處理家事,果斷地說道“馬鬆、馬柏、馬楸聽令,快隨我一同到知府衙門去。你們不是武藝高強嗎?到你們大展身手的時候了,去建功立業吧。”
馬家三位少年心花怒放、摩拳擦掌,一句話沒說就隨父親馬力去了知府衙門。
知府衙門已經亂成一團。不過,馬力是本城裡的知名紳士,也是知府大人的老熟人。所以,馬力帶著三個兒子到來,知府的門吏並沒有攔截,讓他們暢通無阻地進去了。
知府大人已經布置重兵把守城門,並速速派人去到朝廷懇請援兵。他看到馬力前來,心懷感激地說道“馬先生,快替下官想想退兵之法呀。大敵當前,該如何應對呢?”
老江湖了,馬力鎮靜自若地說道“水來土掩,兵來將擋。大敵當前,匹夫有責。選拔勇猛將領,先采取應急措施。動員全城百姓,有力出力,有錢出錢。知府大人,老夫是第一個來救援的。三個兒子雖然不是什麼棟梁之才,卻也長期修煉武功,今天我把他們三人交到大人手上,全力聽從你的調遣。馬家的財產,全部捐出,以備戰事之用。”
馬力大義凜然的姿態得到了知府大人的嘉獎。在這大兵壓境的危急關頭,馬力的抉擇也讓他的三個兒子震驚。
說到馬家所在的內關城,是中原一帶的重鎮。不僅戰略地位重要,而且物華天寶。其戰略地位是三麵環山、一麵環水,易守難攻,是通往東西部的交通要道。這裡又是中州的大糧倉,八城的通商貿易場所,遠近聞名的大都市。七十二條街道縱橫交錯,集中了瓷器街、玉器街、兵器街、銀器街、絲綢街、古董街,藥材市、穀米市、蠶茶市、山貨市、竹木市、騾馬市等。城裡彙集了酒樓、客棧、會館、寺廟、商行、店鋪、油坊等。
兵荒馬亂的局勢讓全城人感到無所適從,惶惶不可終日。回到家中,馬力告訴夫人“那個打碎碗花兒可是個神算。這次大兵壓境讓看相女大師說得再準確不過了。她說讓我破財消災,我把咱家的所有財產都押上了。希望能躲過這一災難。”
馬夫人迎合道“是啊,財去人安的道理我還是懂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即便家產散儘,隻要有一副善於思考的頭腦,有一雙勤勞的手,還擔心當不上腰纏萬貫的富豪麼?夫君,你做得對。”
妻子有這番苦心,能這麼體貼地理解自己,馬力胸懷坦蕩,臉上的愁雲消散殆儘。
馬家的兩個女兒和剛剛拾來的兒子——“馬蹄兒”侍奉在父母左右,他們沒有過硬的武功,不能上戰場保家殺敵,如何在後防做些支持前方的事情呢?馬力考慮著另一個方案。
“馬蹄兒”自告奮勇地說道“爹爹,孩兒請求到軍營去當夥夫,為三個哥哥和守城的將士們做飯,好歹我也當過客棧的店小二呀。”
馬家的兩個小姐雖然年齡沒有“馬蹄兒”大,但也是心靈手巧之人。她們非常支持“馬蹄兒”的想法。
馬力突發奇想地問道“馬蹄兒,你會不會騎馬?”
“馬蹄兒”不好意思地搖了搖頭。
馬力歎氣道“兵到用時方恨少啊。如果馬蹄兒會騎馬的話,就可以到青山綠水家搬救兵了。那家可是有三位武林英雄啊。”
“爹爹,孩兒倒是有一個計策,不知道管用不管用。”“馬蹄兒”隻有五分把握地說道。
馬夫人很感興趣地問道“馬蹄兒,你有什麼妙計?不妨說來聽聽。”
“馬蹄兒”一本正經地說道“俺在客棧當店小二的時候,總是有人托快馬騎手去捎信。孩兒雖然不會騎馬,咱們能不能多出一些銀兩,讓一個騎馬的高手馱著我去般救兵?”
這真是個好主意。馬小蘭從來不問“馬蹄兒”叫哥哥,而是直呼其名,還有點兒親昵感呢。這次,馬小蘭卻意外地說道“馬蹄兒——不對,小哥哥絕頂聰明。這真是一個錦囊妙計,現成的騎手就在咱家。大哥騎馬帶著小哥哥去般救兵就可以了。”
父母臉上笑開了花,兩個女兒和“馬蹄兒”雖然不能守城打仗,卻能出謀劃策,為守城將是當軍事呢。精神可嘉——就這麼決定了。
馬家的大少年——馬鬆、馬柏、馬楸,在敵兵圍困的當日,就被父親送進軍營鎮守家園了。平時,這三個混世魔王無所事事、尋釁鬨事,這次可派上了用場。三人喜歡修煉武功,年輕氣盛,這次若能建功立業,也不枉父母的一番苦心。
大哥馬鬆雖然不喜歡讀兵書,在戰術上不是強項,可身強力壯,兵器使用得相當精熟。敵兵圍城,正是用人之際,馬鬆果然顯露了一手,幾番校場比武,出類拔萃,成為兵員中的佼佼者,因此被選為將軍。
二少年馬柏、三少年馬楸,平時就是大哥馬鬆的隨身打手,在武功上修煉不太用功,畢竟也闖蕩多年,“臨陣磨槍——不利也光。”當下,軍營正是全城動員征兵選將,兩人十分賣力,將自己所學武功悉數表現出來,因為在兵器方麵有獨到之處,也被選為軍中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