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三十年十月十五,由提督江淮總兵劉遠、蘇州參將俞大猷發動的反擊在蘇州城外正式打響。
同月底,抵抗吃力的汪仲企圖退回吳淞口,卻發現後路已被登萊水師和張經的福泉水師截斷,不得不轉向南下,企圖突破嘉興後走平湖入海。
同日,汪直親領戰船一百八十艘攻平湖進行接應。
“戚將軍,汪逆的大軍從平湖上岸了。”
已經升任為杭州參將的嶽長林找到戚繼光,為後者帶來了一條不算多好的消息:“譚撫台讓我領兵來支援你,並說無論如何要咱們倆守住嘉興,不讓汪逆接應這群倭寇成功撤離。”
戚繼光很是平靜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從平湖登陸的汪逆來了多少賊寇。”
“足足一百八十艘戰船,最少也有兩三萬。”
“汪逆這是把全部家底子都拿出來了啊。”
戚繼光道了一句:“怪不得平湖那麼快就丟了,汪逆傾巢而出,隻靠一個平湖守不住很正常。”
眼見戚繼光如此鎮定,嶽長林也不慌了,坐下來問道。
“戚將軍這有什麼打算?”
“沒什麼打算。”戚繼光一句話險些閃了嶽長林的腰。
還以為前者如此鎮定已是胸有成竹了呢,結果來了一句沒打算。
“現在咱們可是腹背受敵啊。”
“咱們麵前的汪仲也是腹背受敵。”戚繼光一手點在地圖上:“汪仲沒打下蘇州,吳淞口也被咱們收複,他想要帶著剩下的一萬多倭寇逃出我大明隻能從平湖出海,那就必須要啃下咱們嘉興。
他的背後可還有劉、俞兩位將軍窮追不舍呢,咱們隻要守到蘇州的援軍來到就能全殲汪仲這一支,至於汪逆親領的這一路軍,平湖已經丟了,想截下來一口吞掉也不現實,死守便是。”
戚繼光目光炯炯死盯著地圖,嘴裡問道。
“嶽將軍這次帶來了多少兵?”
“一萬,杭州最後的家底子。”
“夠用了。”戚繼光握拳砸在沙盤邊沿上:“加上我這一萬五千人,足夠和汪逆圍著嘉興打一場決戰,戚某倒是想看看這汪逆多好的牙口,能幾天的功夫啃下咱們來。”
――
九龍山,倭寇大軍駐地。
一身戎裝滿臉嚴肅的汪直於此升帳點將,十幾個明顯來自不同國家的麾下將軍齊聚一堂。
和汪直一樣,這些人同樣滿臉嚴肅。
“這一次明軍的動作太快了。”
浙江籍將領盧洪擔負起了講解局勢的責任,圍著沙盤做著注解:“明軍這一次在嘉興和蘇州同時建了兩條防線,一南一北困住了小王爺,而且登萊水師和福泉水師也突然多出了很多戰船,打了咱們一個措手不及。
吳淞口丟給明軍,小王爺的退路也跟著斷掉了。”
“不用想了,多出的戰船和火炮肯定是那些該死的葡萄牙人賣給朝廷的。”
汪直咬牙切齒:“該死的陸遠,不殺他難消孤心頭之恨。”
葉宗滿擰著眉心歎氣。
“斥候探報,明軍在嘉興一線布置了重兵,而且沿途地塹縱橫,咱們的火炮倉促間根本推不上去,隻能靠人來衝了。”
“沒有火炮這仗就打不贏了嗎?”汪直喝道:“孤和明軍打了那麼多年,明軍什麼德性孤最清楚,膽怯懦弱,略有傷亡便一哄而散,從上到下皆是貪墨怕死之輩,有什麼好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