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一的招商會如期而至,陸遠選定的三個府主官連著十幾名知縣悉數到齊,同時還有一些在南京經商的商賈鄉紳。
官商士紳聚集了接近一百人。
這是大明朝曆史上第一次招商會,算得上是裡程碑意義的會議,因此陸遠特命通政使司派了幾名文書參會負責記錄。
將來這寶貴經驗要記下來發到邸報上。
“朱大人。”
鳳陽知府朱臻回頭,向自己打招呼的人叫做劉誠,也是鳳陽府人,如今在南京從商的一個大商賈。
三人聚在一起聊天,吸引來的官員、富紳也越來越多,最後幾十號人一起聊著考成法和猜測著今天陸遠喊他們開會的原因。
對應品德作風、才能、政治態度、年資,按照吏部考功司的標準來判定稱職、勤職、供職三個標準。
“隻從報紙上看過。”劉誠言道:“前兩日報上說,遠東商號計劃在鳳陽、廬州、鬆江三府辦廠興工,動作不小。”
朱臻興致更盛:“什麼是考成法?”
“酒後閒白,也不當真。”劉誠強調了一遍信息的真實性,這才繼續向下說:“據他所說,陸大人和他的隨官張居正張大人打了一個賭,張大人寫了一本關於整頓吏治的論考成法疏,陸大人覺得太過於激進,因此決定和張大人比對一番。”
胸口處繡著的白鶴神采奕奕。
趙貞吉扯脖子喝了一句,百十號人齊刷刷站整齊,知府作揖下腰,知縣帶著士紳下跪。
劉誠說這話的時候,臉上都掛著不相信的神情:“我就覺得不太現實,要是這麼做,那當官和小人那商號裡掌櫃的有什麼區彆,一點主意都沒了。”
那麼嚴苛的規矩?
倆人正聊著,一旁又走過來一位,是新任的鬆江知府李崇,他舅舅是徐階的大舅哥,拐著彎的關係。
以往京察大家靠著托關係找門路,吏部考功司那走通關係就可以模糊下定語,現在找吏部沒用,找都察院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