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並沒有如過去的孝景皇帝那般,直接在禦榻一端坐下身,而是走到祖母竇太後麵前,就勢跪坐在地。
待自己的舉動,被一旁的老宮人小聲說給竇太後聽,劉榮這才沉聲開口道:“聽聞皇祖母,許是在宮中憋悶了;”
“孫兒這邊前來,探望一下皇祖母,順便看看孫兒能否做些什麼,以解皇祖母之苦悶。”
相對政治人物而言,劉榮這話已然是足夠直白。
劉榮如此敞亮,竇太後也難得沒有趁機陰陽怪氣,而是深吸一口氣,做出一副皺眉沉吟,組織語言的架勢。
劉榮就這麼耐心的等著;
等著竇太後,提出自己的條件,又或是自己的願望。
足足過了有半晌,竇太後沙啞虛弱的聲線,才終於傳到了劉榮耳中。
“為長者尊呐……”
“更何況,是國之長者?”
似是晦澀難懂的兩句話,便將竇太後心裡一直彆扭的原因擺上了台麵。
——在竇太後看來,自己是長者;
不單是在親緣上,是劉榮這個孫兒的長輩,也同樣是漢家上下君臣——所有人毋庸置疑的‘君長’。
事實也確實如此。
無論是從年齡、資曆,又或是輩分、閱曆,竇太皇太後,都是如今漢家絕無僅有的長者。
如果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是真的,那如今漢家的那個老寶,便必定是竇太後無疑。
再聽竇太後,夾雜在話裡話外的言外之意,顯然是不太滿意劉榮,對自己這個‘國之長者’的態度。
說得再直白一點,便是竇太後認為,自己沒有得到劉榮的尊重。
偏偏劉榮向來麵麵俱到,該給竇太後的體麵,那是一點都沒少給——竇太後有心職責劉榮‘不恭’,卻又拿不出什麼切實的事實依據;
久而久之,心裡自然是愈發彆扭。
自祖母竇太後口中,得了這麼一個結果,劉榮也是不由得一陣恍然。
自己,對當朝太皇太後、先帝朝的太後不夠尊重?
仔細一想,呃……
似乎好像也許,還真有那麼點…嫌疑?
“先帝之時,皇帝尚非儲君太子。”
“——區區公子、皇長子之身,便敢夥同孝景皇帝,將我這個瞎了眼的老寡婦,和我那苦命的兒子耍的團團轉。”
“暗下說我這個老婆子不識大體、不顧大局,也不是一次兩次吧?”
正思慮間,竇太後低緩的語調聲響起,也終是惹得劉榮麵色稍有些尷尬的抬起頭;
便見竇太後,就好似一個正常人般——雙眸極其巧合的聚焦在了自己身上!
“心裡想想也就罷了——偏偏還說出口來了;”
“等到頭來,又決口不認,反還奪去了太廟,搞得好像是我這瞎老婆子,在欺負我漢家的皇長子。”
“——皇帝,認是不認?”
“自己說過的話,卻反害得我這老婆子,受天下萬夫所指——皇帝,認,是不認?”
劉榮默然。
這都是老早之前的舊賬了;
但劉榮卻不敢不認。
——倒不是劉榮臉皮薄,而是這件事,自己做的確實不厚道;
而且就這麼一件無傷大雅的事,若自己都不敢認,那竇太後難得願意與自己溝通的機會,也必定會就此失去。
再等下一次,不知道得是猴年馬月了。
“孫兒,年幼輕狂……”
委婉的一聲告罪,既沒有直接承認,也沒有矢口否認。
見劉榮居然承認,竇太後也不由得一陣恍然。
——太久了。
上一次從漢天子口中,聽到‘我確實乾了這件錯事’,竇太後都記不清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願意認就好。
隻要願意認,那就還有的聊……
“梁孝王的事,有皇帝的份兒吧?”
“——孝景皇帝薄情,也終歸不至於對手足兄弟,下如此狠手。”
“即是下了死手,便當是皇帝,請求孝景皇帝‘除禍除根’,永絕後患,以免主少國疑之時,壓不住功高震主的梁孝王?”
竇太後又是一問,劉榮卻是麵色徹底沉了下來。
當年,梁孝王劉武薨故,劉榮的第一反應,便是這黑鍋要被竇太後扣在自己頭上。
——至少也是老爺子負主要責任,自己負次要責任。
如今看來,梁孝王之死,似乎是被竇太後完全扣在了劉榮的頭上。
這件事,劉榮不可能認。
就算做了,劉榮都不可能認。
更何況劉榮沒做過,就更不可能認了。
“人死不能複生,皇祖母節哀。”
又是答非所問的一句話,卻依舊是擺明了自己的態度。
——是我乾的,我肯定認;
不是我乾的,皇祖母也彆想強扣在我頭上。
梁王叔薨,孫兒不否認自己或許有些欣喜;
但這件事,與孫兒斷無乾聯……
“當真?”
“——若有妄語,天打雷劈!”
毫不遲疑的否決,不知竇太後信了幾分。
原本還有來有回的交談,也隨著劉榮這一發毒誓,而徹底停滯了下來。
殿內,也徹底陷入一陣漫長的寂靜。
“既然皇祖母無恙,孫兒,這便告退。”
良久,見竇太後擺明了不願多說,劉榮便也就放棄了繼續溝通的想法;
起身正要離去,卻聞竇太後唉聲歎氣間,又丟下一句:“皇帝,年幼。”
“——卻早惠近妖。”
“太過順風順水,終歸是根基不牢;”
“日後遇到大變故,免不得要自亂陣腳。”
聞言,劉榮隻篤定的搖搖頭:“孫兒以為,非也。”
“——孫兒自幼遊走於宮諱之間,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及至今日,孫兒單就是鬼門關,都已經進進出出走過三五遭。”
···
“孝景皇帝曾有言:為天子者,戰戰兢兢,唯恐有傷先帝遺德,以負天下也。”
“孫兒,深以為然!”
本章完
:..cc00
..cc。..cc(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