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能說,這個東西很麻煩。
從置備的那一瞬間開始,一直到爆炸,於天地間灰飛煙滅為止,麻煩都不會消失,而是會接踵而至。
就說眼下。
方才,劉榮交代秦莊:要置備一千斤丁號。
置備的過程中,大概率無法避免死人。
置備好了,分裝於陶罐的過程中,怕也同樣無法完全避免傷亡。
分裝好了,一切就緒,可以起運了,麻煩卻非但沒有結束,而是剛剛正式開始。
這一千斤丁號,劉榮為什麼要特意交代分裝、分人、分批次運往博望城?
因為這東西的‘聯動性’,實在實在高得離譜。
比如一間庫房,你在兩個角落,分彆對了百十來斤這個東西,二者相聚百八十步。
這一頭炸了,指不定就有火星子飛到那一頭,把那一頭也給炸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秦莊才會說:這東西,真的不能用。
因為真到了前線,一旦這玩意兒‘鬨脾氣’了,那我軍將士,當真是要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而分裝、分人、分批次運輸,本質上也不是在避免事故,而是在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降低事故的規模,以及鬨出來的動靜。
好比說,如果沒有劉榮這專門交代,這一千斤丁號,大概率會裝在同一輛馬車起運。
——才一千斤,也就二百五十千克,一匹馬拉的車就夠用!
但這車但凡是炸了,那動靜不說是驚天動地,也絕對會被周遭百姓當做‘天災’級彆的轟鳴。
再有,便是這麼一炸,負責運輸的隊伍,幾乎不可能有人生還——甚至都不大可能有人保留全屍。
因為十丈的有效殺傷範圍,是一斤丁號所具備的威力。
而一千斤丁號的,絕不僅僅是1000×10丈這麼簡單。
真要出了事兒,怎麼收拾殘局且不說——往近了說,好不容易配置出來的一千斤丁號,轟的一下全沒了。
眼瞅著高闕要開打了,再現調也來不及,高闕就指望不上降維打擊了,隻能硬著頭皮正麵強攻。
往遠了說,死者家屬要安撫,周遭區域要給交代,甚至這個東西本身,也大概率要藏不住了。
運氣好點,搞得朝堂內外人儘皆知,大不了把項目公開:嗯,我漢家有這麼個東西,威力巨大。
運氣但凡差點,這玩意兒流出邊關,流到草原……
劉榮不敢想。
而這一千斤丁號,被分成一千份,由一千人分彆負責運往博望城,本質上並不能降低發生事故的可能性。
甚至因為人變多了、不可控因素多了,而大幅增加了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劉榮這麼做的唯一一個原因,在於分了批次,那就算炸了,規模也是可控的。
——一批次也就一斤嘛!
炸了,大不了就死幾個人,總好過死一大片,外加一大片區域被夷為平地。
外加一聲雖然驚人,卻也不至於讓人無法理解的轟鳴,也還算好收拾。
案發現場也好整理、掩蓋,保密工作也還有繼續做下去的可能。
至於最終的損失——按照劉榮最樂觀的估算,一千斤丁號從長安出發,最終能順利送到博望城的,大概率不超過八百斤。
從運到博望城,再到上戰場、投石器發射——到高闕外牆響起一聲聲轟鳴,最終能砸傷高闕的,很可能連一半都不到。
所以,劉榮所說的‘一千斤’,其實指的是:確保有一千斤丁號,能在高闕牆頭炸開。
至於為了讓高闕牆頭,有這一千斤丁號炸開,需要從長安起運多少——劉榮沒明說,但秦莊肯定懂了。
不是劉榮非要打啞謎,而是如此殘忍的話,劉榮不想,也是在不大方便說出口。
——一千斤,送到戰場上的不到一半,等於說是運輸路上,就要死起碼五百人!
這還是按每炸一個陶罐,隻死一個人來計算的!
事實上,這種大殺器,幾乎不可能有單人運送。
哪怕一路上都小心、謹慎,左右也有意思的保持距離,也很難保證發生事故時,沒有第二、第三個人在爆炸範圍之內。
所以,劉榮輕飄飄一句話,所要讓一千斤丁號在高闕外爆炸,這背後,很可能就是至少上千條人命。
如果他們聰明點,或許可以是上千條牲畜命。
但終歸是無法完全避免死人……
“方才,秦莊說的是‘還沒有穩定’。”
“也就是說,魯班苑,大約找到了方向。”
“改變配比?”
“還是改變儲存方式?”
坐在返回長安的馬車上,劉榮思緒萬千,卻也幾乎毫無頭緒。
——哪怕作為穿越者,劉榮前世,也並非熱武器專家,又或是爆破大師之類。
能記得一個大概配比,以及幾樣主要配料,已然是十分難得。
更多的,劉榮也隻能交給專業人士去摸索,甚至是拿人命去摸索、去試。
慈不掌兵的道理,劉榮倒是能較為輕鬆的接受,並輕易說服自己。
但這種死亡方式,劉榮實在沒臉將其歸類為‘戰死’,也無法用‘慈不掌兵’來安慰自己。
準確的說,這算是實驗室事故,或者是生產事故。
在實驗必須做的前提下,確實無法避免。
但退一步講——隻要實驗不用做了,隻要劉榮不要這丁號了,那就從此再也不用有人,因此而死。
有時候,劉榮自己也會懷疑:是不是錯了?
這玩意兒,是不是不該搞?
不尊重時代背景,逆勢而為,去追求時代不允許、無法支撐的先進產物,算不算是急功近利,甚至是‘冒進’?
每當這樣的年頭出現在腦海當中時,劉榮都會安慰自己:這,都是無法避免的,這,都是文明進步所必須承受的、不可避免的犧牲。
還能怎麼辦呢?
除了這樣騙自己、安慰自己,劉榮還能怎麼辦呢?
“唉……”
“都說一將功成萬骨枯。”
“殊不知,一位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冠絕青史的帝王,也同樣無法避免一些……”
“唉……”
…
“但願高闕之戰,能因此而變得更加順利吧……”
“但願這些先行者,沒有白白犧牲,但願這一戰,我漢家能因為他們的犧牲,而拿回足夠的東西,以證明他們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