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關係,希望在接下來的音樂裡,我們可以相知相識。”
“導演讓我們寫一首獻給自己的歌,但我這個人總是不愛按照套路出牌。”
“於是寫著寫著,我突然發現。”
“這首歌,好像不止可以獻給我自己。”
“所以,我帶來的歌曲,它的名字叫——”
“《不為誰而作的歌》。”
隨著徐哲安的話音落下,屏幕上出現了這首歌的信息。
——《不為誰而作的歌》
作詞:徐哲安
作曲:徐哲安
演唱:徐哲安
看到這個名字的一瞬間,大家反而被勾起了好奇心。
反套路啊!
可惜大家都還沒來得及吐槽什麼,節奏就被響起的音樂聲給打斷了。
一陣磅礴的前奏,在瞬間響起。
管弦樂就是如此,大氣和磅礴就是它們的代名詞。
那是一股,不屬於普通流行樂的厚重感和史詩感。
而徐哲安,修長的手指開始在鋼琴上遊走,歌聲終於響了起來。
【原諒我這一首,不為誰而作的歌
感覺上仿佛窗外的夜色】
徐哲安清亮的嗓音通過現場昂貴的音響響徹在這個偌大的體育場,壓下了每一個想產生質疑的聲音。
嗯?
貌似值得一聽。
【曾經有,那一刻,回頭竟然認不得
需要,從記憶再摸索的人
和他們關心的,的地方和那些走過的
請等一等~~】
管弦樂的厚重與流行音樂的流暢感結合得非常絲滑,而徐哲安的嗓音也讓每一位觀眾眼前一亮。
大家開始沉浸在了這首歌的氛圍之中,也開始好奇起了這首歌的歌名。
不為誰而作的歌——為什麼取這個名字?
這個歌手說不止是獻給他自己的,又是什麼意思?
答案很快到來。
【夢為努力澆了水,愛在背後往前推
當我抬起頭才發覺,我是不是忘了誰】
徐哲安的聲音忽然拔高,透亮而又清晰地響了起來。
坐在鋼琴的椅子上,他全身心地沉浸在了音樂裡。
歌曲難度很大,所以他唱得認真,甚至有些許吃力。
【累到整夜不能睡,夜色哪裡都是美
一定有個人他,躲過,避過,閃過,瞞過
他是誰
他是誰.】
歌曲到了這裡,觀眾們看著上麵的歌詞,恍恍惚惚有些感覺到了。
感同身受的前提,一定得是處於同一個處境。
而徐哲安剛才那個‘打工三年’的,接近普通人的履曆,仿佛就埋下了這種感受的種子。
【累到整夜不能睡,夜色哪裡都是美】
這首歌寫的。
好像就是我們自己。
為夢想努力打拚,為了工作、為了未來掏空了所有的精力,在生活的反複蹂躪中一陣陣失意。
於是整夜不睡,於是隻剩疲憊。
剛才徐哲安的信息介紹中的那段‘三年的打工和掙紮’,忽然躍入了大家的腦海中。
還來不及多想。
歌聲卻已經來到了第二段。
【原諒我這一首,不為誰而作的歌
感覺上仿佛窗外的夜色】
徐哲安此刻已然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拿著麥克風,竭儘全力地唱著這首歌。
這首歌,他唱得很投入,很專注。
因為,這就是一首關於‘普通人’,關於每一個‘奮鬥者’的歌曲。
歌曲的核心,是一個人為了夢想奉獻了一切,在疲憊和麻木中渴望通過音樂找回自己。
這與他三年來的經曆不謀而合。
他在音樂裡對這麻木的三年做一個告彆,同時也對嶄新的自己問好。
而用最真摯的情感唱出來的歌曲,比任何演唱技巧都要來得深刻。
於是徐哲安的嗓音,在此刻漸漸感染了在場每一位觀眾。
也感染了屏幕前的每一個人。
【夢為努力澆了水,愛在背後往前推
當我抬起頭才發覺,我是不是忘了誰】
到第二遍副歌的時候,大家終於清晰了這首歌的意義。
這首歌的每一句,都是一句疑問。
在為夢想奮鬥,努力的這些年,我們很顯然收獲了很多,得到了很多。
但是,有沒有停下來問一問自己,是不是忘了誰?
【一定有個人他,躲過、避過、閃過、瞞過
他是誰
他是誰.】
歌詞的問題,和一開始大家對徐哲安這個不認識的歌手的發問驚人的一致。
但答案卻截然不同。
因為,答案就是我們自己。
在生活裡我們經曆了很多,我們照顧上司的感受、處理好和同學交際、取得一個讓家長滿意的成績、點頭哈腰地受著客戶的每一次灌酒。
在喝酒吐到昏睡過去的每一個夜晚,在又完成了一單業績後的每一個清晨,我們收拾好了著裝,繼續向前走著。
於是路過一個大樓,看著玻璃中的自己,才突然發現。
鏡子裡的那個人,好陌生。
一回頭,明明在豔陽之下,卻看不見自己的影子。
在場的很多觀眾都是有一定生活閱曆的,都有著類似的經曆。
而眼前的這一位歌手,他的經曆比起前麵那些耀眼的明星來說,更加平凡,更加像自己。
於是,共鳴由此而生。
不為誰而作的歌——原來是寫給每一個觀眾,每一個普通人的歌。
仿佛是為了印證大家的解讀,歌曲的橋段來臨。
【也許在真實麵對自己才不顧一切
去探究當初我害怕麵對~~】
這一段,徐哲安的高音越來越高,也幾乎驚豔了在座的每一個人。
可歌曲沒有結束,還有最後一段。
【一定有個他,躲過,避過,閃過,瞞過
他是誰,他是誰!
他是誰。】
這最後一句,徐哲安已經用儘了全力,高音嘹亮且綿長,像是要穿透這座巨大的體育場。
短短的幾分鐘,大家看向徐哲安的神色已然截然不同。
當然不至於說已經喜歡上了這麼容易,可至少質疑聲已經全部消散。
即便一些年輕的,生活閱曆不夠豐富的無法共情,可也至少被這流暢的旋律、嘹亮且清澈的高音所吸引。
更彆說,這一位歌手已經唱進了大部分人的心裡。
找回自己,然後治愈自己——便是這首歌的意義所在。
就像那句很熱門的話:
【我碰到一個人,前幾年活潑開朗,現在他卻滿身疲憊,我很想安慰他。
於是我伸手去摸了摸鏡子裡的自己。】
不為誰而作的歌?
其實是寫給每一個人的歌。
每一個和徐哲安一樣的‘普通人’的歌,一首屬於‘我們’的歌。
既然它的指向性太廣,那不如就沒有指向。
‘不為誰而作’的含義,在此刻徹底變得清晰且明了。
隨著徐哲安的最後一個音唱完,大家看到屏幕上出現了最後一段文字。
【宇宙最渺小的神,剛好和最偉大的那一個同名
他的名字叫
“我們”
——徐哲安】
‘徐哲安’這三個字,印在了在場七萬多人的眼中,包括屏幕前更多正在看直播的觀眾眼中。
許多人忍不住鼓起了掌,甚至部分用手機看直播的人,都在各自的家裡鼓著掌。
在今晚這短短五分鐘內,這個名字終於開始發出了屬於他的光芒。
現在其實還很微弱。
但終有一天,
它會奪目得刺眼。
觀眾席。
剛才那對情侶,男生正鼓著掌,而女生卻沒有反應。
她的眼神裡,有一絲疑惑。
她總感覺‘徐哲安’這個名字很耳熟,可她作為一個從不刷綜藝的人,壓根沒看過《旋律的櫻色》,刷到那些日常視頻每次也都會直接略過。
照理說,不應該有印象。
奇了怪了,到底是為什麼有印象呢?
這樣想著,她腦海中忽然靈光一閃。
於是她連忙拿出手機,調出了《赤伶》的視頻,仔細地看了看上麵詞曲作者的名字。
“誒,你還記得那首我們都很喜歡的赤伶嗎?”女友戳了戳男生。
男生回過神來,看向女友:“記得啊,怎麼了。”
女友的神色有些意外:“我才發現誒。”
“原來這首歌的詞曲作者。”
“也叫徐哲安。”
本章完
:..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