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霍崇雖然靠著這身官皮和他的經營能力成了當地大戶,卻又成了納稅大戶。更是從未營運過當官。想弄死霍崇就更不容易。
雍正登基之後內有政敵,外有西北叛亂。這麼多欠國庫錢的官員還沒收拾完,一個按時納稅的地方大戶根本就輪不到考慮。
心中歎口氣,雍正覺得霍崇這狗賊大概就能自此安然度過富貴的一生吧。
殺心暫時消退,雍正甚至不想再提霍崇,就問起地方上的事情。
董知縣其實是極不想提起霍崇這廝的分毫,隻是談到地方經營,就真的避不開霍崇。便是如此,董知縣也不提及霍崇的名字,就把牟平這窮地方百姓的生活講給雍正聽。
雍正最初聽得神色還好,聽著聽著神色就冷漠下來。董知縣完全看不懂雍正這神色代表著什麼,隻能慢慢停下講述。
如果是霍崇,看到這神色的話就知道事情不對頭了。後世的很多描述都說過,當雍正用冷淡的態度討論某人的時候,就是要殺人了。
現在還還不知道這些的董知縣就聽雍正問道“你方才所說的是霍崇所為吧?”
董知縣不想提起霍崇隻是因為不想說出他這三年的心得中不少都是見過霍崇經營手段後學到的,既然雍正明著問,董知縣也沒有藏著掖著,還算爽快的承認了。
就聽雍正冷淡的繼續問道“你將霍崇這幾年地方上所為儘數講出。”
雖然不想抬舉霍崇,董知縣也沒想貶低霍崇。霍崇的所作所為即便談不上有什麼浩然正氣,至少也有點起碼的道義。尤其是賑災之時竟然勒令手下不許低價收購百姓為了渡過難關變賣的家當。還肯幫著百姓們保住家當,恢複生產。
董知縣在牟平縣的時候聽聞這些,嘴上不說,心裡麵也有點佩服。
既然皇上發問,董知縣就將他所知道的講給雍正聽。
當董知縣講完之後,雍正命董知縣把他所說的寫下來,現在就寫。下了命令之後,雍正看天色已晚,就命太監給董知縣賜飯。
這份恩典讓董知縣立刻心生感激。雖然作為天子門生,董知縣還真沒被皇帝單獨賜予飯食。這明顯不是斷頭飯,被賜飯可就是一種榮耀了。
不過飯菜並不豐盛,隻是托盤端來的兩菜一湯配上一碗米飯。董知縣趕緊吃完,刷刷點點的運筆如風,把霍崇所作所為全部寫下。
雍正看完之後沒說什麼,隻是命侍衛把董知縣送出宮。站在宮門之外,董知縣覺得一切好像不真實起來。詢問,賜飯,寫折子。一番事情下來竟然也不知道雍正是什麼心思。董知縣此時覺得有點明白‘君心似海’這話果然沒錯呢。
正要離開,卻見一隊人馬到了宮門口。侍衛簡單的講了幾句,連忙抬了一抬轎子。火把照耀下,一位華服王爺被扶上轎子,急匆匆的抬進了宮門。
董知縣雖然好奇,也知道自己決不能問,趕緊轉身離開了宮門外。
這晚上還能被放進宮內的王爺,不用說,隻有怡親王。其實以雍正的心思,若是可以的話恨不得和自己親親的十三弟住在一起,甚至是同床共寢呢。
畢竟十三弟身體並不好,讓他跑來跑去,雍正是真的心疼。
這邊怡親王到了書房,雍正直接把董知縣寫的東西遞給了十三弟,自己開始看其他奏折。
老十三看了一遍,覺得好像、大概、也許……真的有些問題。抬頭看向哥哥胤禛,老十三就明白哥哥想要殺了霍崇。順著哥哥的思路一想,老十三抓到了重點。
“皇上。”怡親王呼喚著雍正。
雍正抬起頭,淡然問道“看完了?”
怡親王也不說些虛套,“皇上是擔心霍崇以後當了張角?”
“以後?嗬嗬!”雍正冷笑起來,“這霍崇當下就是個張角!”
滿清皇帝們的學問其實不差,兄弟二人說話不用解釋。張角,就是東漢末年那個‘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太平道創始人,也是黃巾起義的號召發動者。
如果霍崇此時在旁邊,大概會猛拍大腿,拍腿叫絕,“我特麼早就知道你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