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京城的反擊(十)_革清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革清 > 第251章 京城的反擊(十)

第251章 京城的反擊(十)(2 / 2)

高龐有些意外,然而想到霍崇最近的奇怪之處,也不敢多說。沒想到擔心什麼來什麼,就聽霍崇問“你對裹小腳怎麼看。覺得大夥會跟著我一起反對裹小腳麼?”

本想著應付一下,沒想到衝動生出,高龐答道“都督。我以為這些兄弟們與都督想的不同。都督覺得裹小腳是錯的,誰支持裹小腳誰就錯。兄弟們以為是做錯了才會被都督責備,裹小腳這件事本身倒是無所謂。”

霍崇想了想,讚道“狀元公高見。”

被霍崇如此稱讚,高龐心中的壓力全部被放下,忍不住繼續說道“都督要的是言出法隨,界定世間善惡。此已經不是單單是雄主掌握的權柄,而是孔聖人這般地位。然而兄弟們隻是覺得世間有好人壞人,隻要懲罰了壞人,世上剩下的都是好人。既然群正盈朝,自然就天下太平。”

說完,高龐緊張的看著霍崇的反應。因為野心而引發的鼓動,讓高龐的心臟跳動加速。這話已經算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然而高龐就是忍不住。

考上狀元之前,高龐覺得自己看不起霍崇手下這幫泥腿子。現在高龐承認這幫泥腿子們的確有不凡之處,記錄了戰報的過程中,這些人的堅定頑強,高龐自愧不如。但恰恰因為明確了解到這些人的不凡,高龐更清楚看到這些人的不足。

他們與高龐最大的不同就在於,高龐做不到,卻知道為什麼做不到,或者怎麼樣做到。然而這些人即便做到了,卻還是不明白。

是該說他們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呢,還是該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呢。

不管是哪一種解釋,高龐都能找到解釋,並且試著去做。但是這些人除了知道的之外什麼都不知道。

就如戰報中錢清對於異樣局麵的反應,如果是霍崇這樣的學者,對麵是難得一見的名將或者是瞎搞的愚將,大概都不會影響到霍崇的表現……

想到這裡,高龐想求證一下,就問道“都督,若是你指揮濟寧之戰,會如何打?”

霍崇想都沒想,直接答道“各營按照方向進發,打穿清軍。清軍的思路就是取勝。勝仗是打出來的,不是敵人蠢出來的。隻要我軍與清軍接戰,他們的本質就露出來了。錢清這孩子,還是怕局麵脫出她掌握之外。”

說到這裡,霍崇也整理好了自己的判斷,“高龐,你既然明白了禁止裹小腳會遇到的難處。你就去政治部,做好前期政治部內的思想準備。你說的沒錯,到現在為止的裹小腳不是哪個人的對錯。而是裹小腳本身錯了。仗打完,你來負責此事。”

“是。”高龐遲疑的答道。

霍崇聽出了高龐的遲疑,“彆覺得這是小事。一件小事若是牽扯到千家萬戶,牽扯到我們治下所有家庭,這樣的事情會是小事麼?”

等高龐退下,霍崇拿起筆就給錢清寫起信。有了思路,寫起來刷刷點點,寫完之後稍微修改一下。霍崇又補了一段,“若是我寫的並沒有讓你覺得是你的感受,就把自己的感受發回來。放心,我軍必勝。你也一定會通過此次經曆,有成長。”

大漢政權這邊是通過戰報的形勢比較準確的了解戰局,尤其是與指揮官進行溝通,進行調整。

京城這邊消息傳遞速度並不比大漢政權這邊慢,卻不存在霍崇和指揮官這種推心置腹。

好幾份公文都記錄了清軍在濟寧城下的表現,對這種行動的評價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由寫這些公文這些人根據他們的理解來寫。

老十三看完之後不吭聲,弘晝倒是生氣了,“鄂爾泰竟然陣前退卻,之後又畏敵不前,他對得起先皇對他的恩寵麼!”

聽到這樣憤怒的發言,其他幾名軍機大臣都不敢說話。內閣總理大臣老十四在這一片沉默中開口說道“皇上,臣以為鄂爾泰與嶽鐘琪其實做的尚可。”

弘晝明顯不能接受,“十四叔為何要為他們求情?”

“皇上,若是讓臣來指揮,這十幾萬人的行動隻怕撤成逃散。嶽鐘琪麵對賊軍追擊,井然有序的撤下來後隊。鄂爾泰能趁著這個機會將另外三路人馬撤下。真是極為不易。便是沒殲滅賊軍,也沒有折損人馬。依舊將賊軍圍困在濟寧城下,想戰之時依舊能戰。臣以為不要責備他們。”

弘晝聽了這話,還是非常不高興,卻沒說什麼,而是看向老十三。老十三心中則是左右為難。在老十四發話之前,他覺得鄂爾泰的確做得非常奇怪。老十四這麼一分析,鄂爾泰與嶽鐘琪的表現也完全能說通。

畢竟霍崇曾經用兩萬軍擊敗過十萬軍,如此大膽的進入清軍重圍之中,定然得有所憑仗。若是鄂爾泰一味猛攻,導致十二萬軍再次大敗。那就是不測之禍。

當然,老十三也真的看不起鄂爾泰。十二萬人麵對陷入重圍的三萬人,竟然不敢全軍壓上。這可是四倍人數的差距,哪怕兩個換一個,也能儘數殲滅霍崇手下精銳。難道鄂爾泰就如此膽小麼?

帶著如此不滿,老十三問旁邊的戶部尚書孫嘉淦,“你雖然不懂軍事,對此事卻怎麼看?”

孫嘉淦之所以能成為軍機大臣,是因為戶部要為戰爭出銀子。弘晝倒是很想聽聽出錢的戶部怎麼看,這讓孫嘉淦成了當下軍機處的一員。孫嘉淦想了一陣,“回稟皇上,臣不懂軍事。也覺得此事有些怪。不過臣覺得總理大臣說的有理,鄂爾泰現在至少沒犯下錯。官軍要打就打,要走就走。逆賊們深陷重圍,他們才是會犯錯的那一邊。”

弘晝不吭聲了。這件事暫時被壓住,不予討論。弘晝說起另外的事情,“當下關內各督撫都已經上表,斥責弘皙謀逆。不過荊州八旗卻一直沒上表。此事由誰來辦?”

這次就沒人主動開口。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81年),平西王吳三桂聯合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其起兵反叛。吳三桂率軍從雲南出發,揮師北上,湖南很快被攻陷,反叛兵攻下了嶽陽。這直接威脅到了長江北岸的重陣――荊州,清王朝的統治岌岌可危。就這在危機時刻,康熙皇帝命令都統巴部爾統領率三千滿洲騎兵趕到荊州陣守。從此,吳三桂不能再過長江一步,直至三年後在昆明被消滅。

三番之亂平定之後,清王朝決定在荊州設置將軍府,進駐八旗兵。滿蒙八旗在荊州一住就是兩百多年。從最開始的四千人,發展到兩萬多人。當時的八旗分為兩種一種是軍隊八旗,也就是保衛北京城的八旗另一種是駐防八旗,也就是分駐各地的八旗。荊州的八旗屬於駐防八旗。荊州駐防的八旗說是滿蒙八旗,其實以蒙古八旗為主。所謂關內督撫,指的就是滿蒙之外的各地。荊州八旗不吭聲,其實代表著某種微妙的態度。

老十三想說點啥,嘴唇動了動,又不知道該說啥。

老八素來有賢王之名,得到了如佟佳氏之類滿人名門支持。廢太子則是得到明珠、索額圖之類名門的強力支持。

雖然這部分人都遭到過康熙與雍正的打擊,然而他們畢竟是滿人名門,康熙與雍正不可能把他們都給滅門滅族。

老十三甚至覺得要是真的把這些人滅門滅族或許是好事呢。正因為留下這些人的時候並未想到老八這個廢太子的死對頭竟然能聯手,才造就了此時麻煩的局麵。

支持廢太子與老八的滿人名門加起來,超過了滿人名門中的一半。關外又不是啥好地方,王爺們過的一直很苦,又始終得不到京城皇帝給的大量賞賜。

雍正上台之後,更是動輒各種指責,埋怨滿人不中用。當老八和廢太子的勢力合流,整個滿蒙索性都支持起弘皙。就老十三打聽到的消息,關外王爺們一直沒有殺進北京城,打倒弘晝,擁立弘皙當皇帝。卻也是真的不想受北京城的鳥氣。

這幫滿蒙王爺們想的就是自己過滿蒙盛京朝廷的日子,不再受北京朝廷節製。

荊州八旗無疑有差不多的想法,至少他們就是這個青皮的態度。大概他們是真的以為,北京城的朝廷不會讓滿人之間兵戎相見。

問題就在於,他們的看法其實是正確的的,總不能放著霍崇這心腹大患不除,反倒先和滿人打個血流成河吧。京城的弘晝這邊對付霍崇就竭儘全力,根本沒空騰出手收拾盛京那邊。

然而放著他們不管也不是個辦法,沉默好一陣,弘晝開口了,“若是讓荊州八旗派人勸說弘皙歸降。你們覺得如何?”

老十三眼睛一亮,“皇上聖明!”


最新小说: 薑小姐,你隨手挑的司機老公漏富了 你說他偏執又陰鬱?完蛋,我更愛了 和竹馬分手後,被太子爺蓄意誘吻 被棄孕雌一胎六寶,眾獸夫求原諒 斷親後被趕出家門,我開始修仙 拿著男二的劇本說愛你 在七零,拿下探親兵哥哥 炮灰真千金走向修仙大道 帶著雙胎去離婚,七零丈夫他瘋了 替嫁給失明反派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