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了消息,這邊有人問道“就不能等沒人的時候麼?”
“已經看了好幾天,高龐也是怕的很,所有門都有守門的。還是這女人守門的最好辦。”
“好!上吧!”為首的惡狠狠說道。
這邊眾人又轉回門口,看門口還是陳退一在值班。便用各自模樣靠過去,眼見有人距離陳退一還有十幾步,卻見陳退一轉過身指著這些人喝道“站住!我讓你站住!”
大家都是混道上的,有些則是從軍出身。一看陳退一這表現就知道已經被認出。
他們也不停步,徑直衝了上去。本以為門口這女子就是女子,不成想她見勢不妙,轉身就跑回門內。連同和她一起守門的男子也跟著跑了。
眾人見到打草驚蛇,卻也知道以後隻會更難,發聲喊“殺!”就衝進門內,殺了進去。
想著女子應該逃往安全所在,而且女人都裹了腳,哪裡跑得動。就跟著陳退一的身影追下去。不成想眼前的女子跑得雖然沒有兔子快,卻也不滿。本就和她有距離,追了兩條通道都沒能追上。
眼見前麵突然有個院子,女子已經衝了進去。眾人知道這是後院,立刻衝進去。卻見女子站在門口,抽出個東西放進嘴裡,就鼓起腮幫子。隨即,尖銳的哨子聲響了起來。
眾好漢都愣了愣。吹哨子乃是個技術活,哪裡見過這麼隨意塞進嘴裡,就能吹出這麼響亮動靜的。
就這麼一愣,女子吹了兩聲,就沿著屋子旁邊的過道轉身就跑。
好漢們趕緊追下去。卻再不見女子身影。正不知怎麼回事,就聽槍聲響起。隨著槍聲,當即有好漢發出慘叫。為首的抬頭一看,卻見在屋頂站起人來,對著下麵的開始放槍。
“中埋伏了!走!”為首的也不敢再衝,轉身就逃。
然而警衛們已經布置好了位置,他們從各處湧出,開始圍攻敵人。若不是為了儘量抓活口,早就亂槍擊斃這幫人了。
不僅是總督衙門遭到襲擊,鎮江城內好幾處所在都遭到了襲擊。尤其是糧庫這邊,一眾人衝近官府的糧庫,就開始用火槍射擊。
糧庫守衛們開始還擊,卻發現這些人的火力十分凶猛。火槍上完全沒有火繩,裝填彈藥之後扣動扳機,火槍就被激發。子彈射了過來。
雖然儘力抵抗,然而眼見敵人數量還不少,比糧庫的人多太多。最後隻能敗退下去。
襲擊者們眼見華夏軍守衛逃走,立刻衝到糧庫門口。有人揮動大斧頭,一斧頭砍落鐵鎖。嘩啦啦撤掉了鐵鏈,糧庫大門就開了。
“點火!點火!”有人高聲喊著。
此行眾人都用著華夏朝廷供銷社的打火工具,長長的鐵片上固定了小滑軌,滑軌上固定著火石。用力拉動,就迸發出一串火星,片刻就引燃了火煤,點燃起火把。
還有人拎著許多瓶瓶罐罐,裡麵都是烈酒。把酒倒在穀垛的外圍上,用火把引燃。沒多久,燒木頭的味道就彌漫開來。
眼見穀垛起火,這些人就開始撤。然而為首的卻覺得不對勁,他叫過刀斧手,命刀斧手砍開一處穀垛。
這種穀垛是木頭修成的一個大桶裝物體,裡麵倒滿稻穀。要吃米的時候打開下方的口,就可以放出穀子,送去舂米。不成想將穀垛砍開,卻不見一粒米出來。不僅如此,裡麵隻是堆放了些稻草,上麵卻用那些看著封頂的方式封著。
如果不砍開,還真以為裡麵都放滿了稻穀呢。
為首的大驚,連忙砍開好幾個,卻見各個都是如此。這下為首的心知中計,大聲喊著“兄弟們,趕緊走,趕緊走。”喊的同時,為首的轉頭就跑,生怕被堵在糧倉裡。
然而華夏軍既然早就做好準備,當然就不會唱戲唱半套。誘敵深入是前半場,那麼甕中捉鱉就是後半段。
很快,部隊就分兩路追了過來。對敵人展開了前後圍攻。
這邊的連長排開隊伍,手持軍刀高高揚起,“上子彈!”
嘩嘩聲響,部隊已經做好準備。連長看著敵人們也開始裝彈,輕蔑的一笑,喝道“開火!”
隨著命令,手中軍刀如指揮棒如軍旗般用力揮下。呯呯呯的排槍響起,對麵的敵人登時被打倒十幾個。
然而敵人卻不知道是不是被嚇傻了,他們不僅沒有四散奔逃,沒有被打中的反倒繼續裝填,就在華夏軍排槍結束之後,那些賊人也舉起火槍,對著華夏軍開火了。
沒有火繩,沒有明火。然而對方的火槍中也噴吐出火焰與彈丸來。華夏軍這邊當即有好幾人受傷。連長從未見過這樣的局麵,驚訝中竟然愣住了。
然而就這麼一頓,隊伍中已經響起了慘叫,中槍的士兵們捂著傷處喊了起來。這麼一鬨,隊伍竟然有些混亂。
就在此時,卻見對方的賊人已經繼續裝填子彈。雖然華夏軍這邊用的是後裝步槍,然而敵人硬是比華夏軍更早一步裝填完畢,率先對華夏軍射出了第二輪。
三個小時之後,高龐得知了襲擊糧庫的敵人竟然沒有被圍殲,有一部分硬生生殺出包圍,逃出去了。
聽到這消息,高龐隻覺得懷疑自己的耳朵。華夏軍與清軍作戰,素來是簡單明快。戰鬥結果隻有勝利與殲滅。怎麼可能出現這樣的事情。
然而後續的報告就是如此。傷亡人數,華夏軍五十九傷,十八死。打死了四十幾名敵人,活捉了三十多人。這交換比,甚至是吃了大虧!
很快,報告就上來。一些火槍送到了高龐麵前。
高龐一看就覺得不對頭。這些火槍有步槍,有手銃。單從外觀上看,竟然與華夏軍的火槍十分類似。
這下高龐大驚,“有叛徒!有叛徒麼?”
這邊的胡說趕過來,拿起火槍看了看,歎道“不是叛徒。”
“不是叛徒,這是什麼?”高龐不敢相信胡悅的話。
胡悅歎口氣,“我隻是聽都督說過,有這種燧發槍,不成想還真見到了。”
燧發槍,由1547年(16世紀中葉)出生在槍炮工匠、鎖匠和鐘表匠家庭的法國人馬漢發明,在轉輪火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取掉了發條鋼輪,在擊錘的鉗口上夾一塊燧石,傳火孔邊設有一擊砧,射擊時,扣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藥擊發。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較低,便於大量生產。17世紀中葉,很多歐洲軍隊普遍裝備燧發槍。
霍崇當然不會造燧發槍,也沒興趣費勁打造。華夏軍更不可能對這樣的玩意有興趣。
然而此時燧發槍出現在戰鬥中,還數量不少。見過燧發槍樣品的胡悅看了一陣,歎口氣,“果然還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