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很想說,的確如此。不過,我卻不想這麼說。”
“霍先生莫怪。以為我以為官員士紳都是好人。我在見到霍先生的主張之前,就知道地主士紳們早就不是自耕農,他們不事生產,靠的全是盤剝。說他們敲骨瀝髓,不冤枉他們。然而有些人是這麼乾了,卻有些人不喜歡,卻逃不開。霍先生雖然指出那無儘盤剝的家夥們都是披著人皮的禽獸惡鬼,可霍先生有沒有想對天下人說,也說了這天下是怎麼把人變成鬼,然而霍先生有沒有告訴天下,怎麼才能從鬼變成人呢?”
霍崇愣住了,一時間突然懷疑起,難道這羅義仁也是個穿越者不成?
如果羅義仁不是穿越者,為何這話聽著這麼耳熟。而且羅義仁竟然能把這話說出一層深意來。
“哼!羅公子,你此時說的好聽,以前的時候你又如何做的!”龔宇的聲音裡都是恨意。
羅義仁哼了一聲,“鹽堿地上能長出什麼莊稼?大夥便是覺得這世道不對,卻也隻能長成妖魔鬼怪。我等年少輕狂之時,想著推翻朝廷,然而最後不都明白做不到麼。再說,你們覺得是我出賣你們,我還覺得是你們中間有人出賣。此事若是以後有機會,定然要弄到水落石出!”
霍崇越來越覺得有意思。原本霍崇一直覺得滿清天下之中,讀書人都是擁護滿清的製度,不成想啥時代都有反體製份子。以霍崇對龔宇、孔不更、韋伯的了解,他們就是這種家夥。
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看來當年龔宇的舊識羅義仁也是其中之一,而且與這個小團夥內有著很不為人道的過往呢。
就見龔宇聽了這話,哼了一聲,神色間殺氣四溢。羅義仁完全不在乎,繼續說道“霍先生,天下之事不過是誰能主導。霍先生德才兼備,已經打得滿清搖搖欲墜。到現在為止,天下隻有些邊緣人物,或者是被卷入其中的人物來投奔霍先生。對吧?”
“嗯。我也覺得滿清手下甚是忠誠。”霍崇點頭讚同。
“那是霍先生高看了滿清。以前那些人之所以看似忠誠,隻是他們相信滿清還是天下正統,乃是天下朝廷。霍先生以為大明是怎麼亡國的?為何在亡國之前,並無什麼官員投奔李闖等賊人,也沒什麼官員投奔滿清。便是當時北方糜爛,滿清不停入關掠奪,局麵照樣維著。”
霍崇沒想到這時代竟然還有人能這樣講述曆史,是真的來了興趣,“這個……我沒研究過。”
“北方鬆山之戰,洪承疇率領的官軍覆滅。西北孫傳庭覆滅。河南盧象升覆滅。自此大明野戰軍全滅。各地不管是九邊軍鎮,還是官員,心中都以為大明已經完了。若是崇禎當年能如於謙那般,便是土木堡之變中皇帝被俘,卻並不急急忙忙調集天下精銳入京,而是穩住各方。這樣,野戰軍還在,便能與各地官府與軍鎮呼應。然而崇禎急功近利,眼見局麵危急,反倒豪賭起來。一把輸光,就全部輸光。”
“喔……原來如此。”霍崇隻覺得心中一片透亮,好多曾經覺得紛繁的事情就這麼一目了然。
便是受到霍崇稱讚,羅義仁神色自若。看的出,他絕不是第一次說這樣的話,更不是剛有的這般心思。在對霍崇說出這話之前,羅義仁不僅形成了自己對天下的看法,更是完善與吃透了這看法。
就見羅義仁淡然的繼續說道“霍先生。你起兵於山東,本就是危險無比。然而霍先生在山東有人望,山東百姓都以為霍先生是個好人,乃是雍正殘暴,才要殺霍先生。所以霍先生與滿清大戰,無關之人都袖手旁觀。等霍先生占了山東,擊破了十萬官軍。山東之人明白一件事,在這山東,霍先生說了才算。雖然是被迫,卻也是承認在山東,霍先生最大。”
霍崇忍不住給自己辯解一句,“喂!小朋友,這難道不是因為我與百姓同呼吸共患難麼?”
羅義仁並不客氣,“那是霍先生與霍先生的手下同呼吸共患難。山東百姓們卻不會這麼想。他們隻是知道,隻要霍先生還在,朝廷就管不到山東。所謂縣官不如現管,就是這麼回事。”
霍崇見羅義仁如此,隻能歎口氣。果然是年輕氣盛。而且這幫文人若是真有了反意,那是堅定的令人咋舌呢。
“霍先生殺了雍正,滿清的天下就已經動搖。在江南有許多人談起此事,就說起從前明的天啟皇帝開始,就死的很隨意。說是天啟皇帝落水,沒多久就病死了。崇禎死的隨意,自己在煤山上吊。之後南明皇帝,每一個是好死,死的都很隨意。到大清這邊,黃太吉,死的隨意。說是被多爾袞殺了。順治,死的隨意。說是為了個女人就死了。康斯雖然當了六十年皇帝,前兩天還騎著馬到處走,接著就被人砍了腦袋。過去兩百年間,皇帝一個個登場,就這麼和普通人一樣隨便就死了。大家都覺得這些人隻怕是不該當皇帝,卻當了皇帝。所以被反噬了。”
“死的隨意……還有這麼一說?哈哈。”霍崇被逗樂了。
然而羅義仁卻看著很是正經,“霍先生莫笑。你說你與百姓同呼吸共命運。康熙在世的時候,也是做了不少事的。修河,整理土地。便是因為要保住滿人的江山,做了許多謀劃。但是說他什麼好事都沒乾,也不是實情。然而這又能如何?康熙一死,沒幾年霍先生就已經崛起。將這天下攪亂。若是隻懂得如何與百姓同呼吸共命運,不過是浮光一掠,顧影自憐而已。人們都愛說今不如古,那都是屁話。便是在康熙極盛之時,以霍先生當下的實力,難道就怕了康熙不成?”
霍崇覺得羅義仁在怕自己的馬屁,然而這話聽在耳朵裡,就是覺得舒心。霍崇之所以沒有在康熙年間造反,並非是怕了康熙。而是霍崇真的沒有力量。如果擁有足夠的力量,何時造反其實沒什麼分彆。
“霍先生。當下江寧之戰,雖然不知道霍先生是否就這麼謀劃,卻是對的。霍先生若是沒有謀劃,才更是天縱之才,就會向著天命所歸而去。隻要江寧十幾萬清軍覆滅,霍先生命你手下良家子維持山東到江浙的局麵。以兩淮牙兵精銳一路殺向長江上遊,若是能攻下白帝城,堵住四川進入湖廣的門戶。天下之人都明白滿清再不是朝廷。雖然失去了這十幾萬人,對滿清幾十萬人馬,百萬八旗而言也不是真的能令他們覆滅的損失。然而滿清一旦被認為不過是滿清,而不是朝廷。天下人立刻就棄若敝履。那時候霍先生招降納叛,整頓地方。南北朝之形勢就已經成就。而且……哼哼……”
就在羅義仁有些賣弄之時,龔宇突然喝道“你說夠了沒有!”
羅義仁看著龔宇的怒意,忍不住哈哈笑出聲來,“哈哈,不錯。後麵的乃是龔兄的所見,我差點就拿出來顯擺。”
霍崇轉向龔宇,不等開口,龔宇就說道“主公,當年我等年少輕狂。也做些大言。若是局麵到了這般,主公便派遣一路偏師北上渡過黃河,奪回京城。接著順太行八陘西進,拿下太原。就斷了滿清人望。滿清若是隻有西北,更是無人會以為滿清是朝廷。滿蒙那時候不過是北方蠻夷,這天下雖然遭到滿清蹂躪,然而我華夏已經恢複。隻是如何奪回西北舊地。”
聽到這裡,霍崇才明白過來。原來這幫家夥們絕非是有了足夠的見識,而後搞出一套符合滿清時代的造反計劃。而是他們先弄出這麼一套東西,然後決定跑來霍崇這裡將這套東西給霍崇提出來。
整個模式大有諸葛亮向劉備進隆中對的意思。
有意思。霍崇摸了摸下巴,覺得真有意思。原來這個時代的文人是這麼做事的。
正在考慮。就聽羅義仁說道“霍先生。我想問,霍先生真的不會讓人有私地麼?”
霍崇都不用思考,斷然答道“土地是國有,或者公有,這是正義。小朋友,這是正義。”
羅義仁問道“不知霍先生以為何為正義?”
“正義,是自己不容動搖的信念。若是動搖了,就不叫正義。而正義本身是最嗜血的。是最凶殘的,也是最堅定的。因為在政治層麵上實現正義的手段就是戰爭。”說到這裡,霍崇有點想考較一下羅義仁的心思,就問道“小朋友,你以為戰爭是什麼。”
“春秋無義戰。”羅義仁回答的極為果斷。
“沒錯。因為春秋之戰,全然是為了利益,而不是正義。秦國一統天下,固然可以說是秦國利益。然而這種戰爭就有了正義與不正義。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真正的戰爭,就是要把我的正義強加給彆人。我,我堅信土地公有是正義。而相信我正義的同誌們集結在一起。我們要做的不是報團取暖,也不是顧影自憐。我們要把我們的正義公布天下。所以,我們選擇了戰爭。這場戰爭之中,凡是選擇要在戰爭中活下來的,就得接受我們的正義。想在這場戰爭中獲取地位的,就得擁護我們的正義,並且為我們的正義效力。”
霍崇說完,覺得羅義仁或許會被這沉重的正義所壓垮。
不成想羅義仁臉上竟然有了笑意,雖然這笑容看著有些不服不順的年輕傲慢,然而羅義仁卻並沒有被嚇到,更沒有被壓垮,他答道“既然霍先生要推行正義。就請先講清楚誰是人,誰是鬼。更要講清楚,為何那些不義將人變成鬼,而正義就是怎麼講鬼變成人。若是先生能做到,旗幟所到,風行草偃,天下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