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回去的時候,眾人議論紛紛。朝廷關於建設禮部的事情已經用公文的方式傳達下來。以考公務員為目的的眾人當然是研讀過朝廷的旨意。
滿清是用的程朱理學,自然要講三綱五常。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仁、義、禮、智、信。封建禮教提倡的人與人之間的道德規範。
由於華夏朝廷講‘解放’,公布了《婚姻法》。所以三綱遭受到了嚴重衝擊,大家都識趣的不去提。
而六經,是指《詩》、《書》、《禮》、《易》、《樂》、《春秋》。
禮指《大禮》《小禮》,後失傳其一,並更名為《禮記》。所以六部雖然曆史悠久,真正有古風的,其實就是禮部。
霍崇拆分了六部中的五部,隻留下一個禮部。可見對於禮的重視。既然這名軍官乃是禮部的人,能夠與一眾文人對答如流,而且談吐從容淡定,甚至有些優雅。還真有禮部該有的感覺呢。
青青心中很讚同眾人的看法。隻是聽著眾人覺得他們有加入禮部的能耐,心中卻有些覺得這幫家夥們未免太自大。
現在的公務員考試開始有些細分了。原本考試分筆試與麵試,一次考過,就可以成為公務員。由於各部拆分,規定發生了些變化。第一輪考試的確有,然而之後又要根據具體做什麼,去進行新一輪的細分。
譬如教育部這個從禮部裡頭劃分出來的部門,青青很想去這個部門。那麼針對教育部,又出現了新的要求,還需要進行培訓和考試才能拿到教師資格。
當然了,財政部也不錯。青青也覺得想去。而財政部就需要能夠掌握一定程度的數學知識與計算能力。都是考上公務員之後還需要僅需學習考試才能獲取資格。
最初的考試有點科舉的味道,全部是一套試卷。新規定,科舉也隻是敲門磚,讓大夥進了大門。至於最終歸屬於大門內哪一個小院,還得繼續靠自己努力。
聽著同學們各種說法,青青心思卻不禁落在了那名擁有禮部成員身份的軍官身上。若是嫁人的話,能嫁給這樣的人才好。看看周圍這幫難免有些輕佻的家夥,那是真的靠不住。
參加公務員考試的學員們回到書院就繼續他們的日常學習,青青正在上課的時候卻見老師突然被叫走了。大夥沒了老師,隻能自習。
自習了兩節課,老師突然請了一人前來,向眾人介紹道“諸位同學,這位乃是江浙鹽政陳銘泰陳廳長。”
聽到陳銘泰的名字,青青是真的有些驚訝。原本陳銘泰就有些名聲,直到陳銘泰的弟子高龐考上了朝廷恩科的狀元,又‘失足落入江中淹死’,陳銘泰才大大有名起來。
當高龐並沒有死,而是隱藏了行蹤,投奔霍崇,之後當了江浙總督的消息傳遍。陳銘泰的名聲更加顯赫起來。
此時看這位著名的文人,就見他一身普通官員的製服,頭上一頂普通的襆頭。與傳聞中的種種相比,顯得十分普通。
或許是有同樣想法,已經有人忍不住請教起陳銘泰來,擺明是想看看陳銘泰可否有傳說中的神奇。
青青自己雖然不想試探考較陳銘泰,卻也樂見。不成想這位看著挺普通的人,那些看似刁鑽的科舉問題根本難不住他。陳銘泰解答了問題之後,還偶爾反問幾句,立刻將這幫都沒考上功名的文人給問的回答不上來。
那些被考住的學員有些賭氣的請陳銘泰公布答案,陳銘泰從容解答。儘顯狀元公授業恩師該有的水準。讓一眾學員們都沒了小看陳銘泰的心思。
這時候書院老師才告訴一眾學員,陳銘泰此行是受學院所請,給大夥來上課的。
說完了這些,書院老師甚至帶了些故弄玄虛的感覺,“陳先生尤其要講朝廷禮部的事情,若是諸位有意加入禮部,可得好好聽。”
課程進行了兩天,青青就覺得到書院學習是個非常正確的選擇。陳銘泰果然有教出狀元公的實力,同樣的課程,在陳銘泰講來就信手拈來,深入淺出。若是不來書院,真的沒機會接觸到這樣的先生。
隻是聽聞陳銘泰隻來講一周課,令青青有些失落。同學們也是如此,王思宇就在課間歎道“聽聞禮部那些人都是聽陛下授課,高總督這狀元公又有陳先生這樣老師講課。真是羨煞人啊。”
眾人都頗為認同,可這等事就得看命。青青同樣羨慕,卻隻有羨慕的份。
陳銘泰與書院的老師並不知道學生們怎麼想,他們正在談論著相當世俗化的內容。
書院先生低聲問道“陳公,江浙朋友們說,還是想讓朝廷官員娶了咱們江浙讀書人家的姑娘,真的行麼?”
陳銘泰並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妥,低聲答道“若是以前隻怕是不行,現在卻不同了。陛下公布了《婚姻法》,又提倡了新生活。成親已經是個人的事情,不得進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問過高龐,他言說,朝廷對於官員尤其要管理婚姻。儘可能讓官員娶考上公務員的女子。陛下的確是明君。各書院可得讓諸位讀書的兄弟們送女兒來讀書考試。”
聽陳銘泰直呼江浙總督高龐的名字,杭州地方書院的先生心中著實羨慕。陳銘泰是真的混出來了,他自己不僅當了鹽政,女婿又是江浙總督,女兒還是公務員。隻要華夏朝廷打下天下,這就是妥妥的從龍之臣。又全是文人出身,以後混個世家是沒跑的。
羨慕歸羨慕,陳銘泰此行的目的乃是應了江南願意投奔霍崇的眾文人的請求而來指點,書院的先生也趕緊把陳銘泰指出的要點記在心裡。
女人當官的確是駭人聽聞。但是官畢竟是官,女人通過考試當上官,那也是官。更不用說江南文人們知道自己無法與山東軍官們爭奪將門地位。那麼文人與將門聯姻,不就是本該如此的選擇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