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部隊一經完成了戰場構架,就開始根據地形調動部隊。
這時候師部下屬的各個部隊就開始調動布置,先占領有利地形,構建師的陣地。包括修建野戰工事,準備野戰醫院在內的安排就這麼按部就班的完成。
隨即,各個部隊就開始出動了。這可不是紙麵作業,而是實際行動。
雖然戰場是虛構的,但是山坡,河流,水塘,都是有真實場景。各個部隊向著不同方向開始進發。計劃中要越過河流的部隊,就向著河流方向進發。
敵人也是虛構的,所以部隊旁邊跟著演戲裁判官,時刻視察著各個部隊的行動方向。
錢清沒有分身術,隻能找一個項目查看。於是就跟著炮兵部隊進發。
此時華夏軍的炮兵們更加專業了。炮車部隊費力的越過崎嶇不平的野外地形,抵達目的地之後就開始進行各種測量。
這幾年過去,測量設備更加專業了。從原本的根據三角函數進行判斷,已經有了帶標尺的炮鏡。這邊計算尺也替代了原本靠手指目測的方法。甚至連炮術計算紙都有了,炮兵軍官們隻要按照列好的參數填入之後進行計算。已經不用手寫整套公式。
打開炮車上的炮架,調好水平,炮兵們就根據射擊諸元進行試射。一炮一個準,此時還談不上。至少整體方向上沒什麼問題。
錢清心裡麵歎息,看來老兄弟們的確可以退役了。如果不牽扯個人交情,錢清更中意眼前的這幫年輕人,而不是因為習慣了舊式戰法而不做改進的老兄弟。
演習設定的對象當然不是清軍,這也是錢清覺得老兄弟們不上進的最大原因。不少老兄弟們遇到這樣的演習,就開始抱怨,說什麼‘這哪裡是和清軍打仗,這是和自己人打仗。還有啊,咱們自己人也沒演習司令部設定的能耐啊!’
不上進的心思在這些話裡麵表漏無疑。這些人期待的是他們習慣的摧枯拉朽的單方麵屠殺,而不是真正的戰爭。老兄弟們不僅不習慣這樣的戰爭,更是完全抵觸這樣的戰爭!
錢清騎著馬往司令部方向走,心裡麵向著《潛越薊門關》的戲中還真有這樣的局麵。大明關寧軍們采用的還是明初的戰法,隻要敵人有絲毫進步,都能讓他們一片混亂,還大罵後金竟然敢搞出這樣的邪門歪道。
剛看到這些的時候,錢清感觸不深。此時隻覺得完全理解了霍崇的心思。
《潛越薊門關》裡麵,後金生氣勃勃,勇於作戰。大明暮氣沉沉,根本不考慮戰爭。在關寧武將心中,戰爭是為他們的權勢服務,全然不認為關寧軍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贏得戰爭。
所以在這樣的戲場結束後,解說員都要點名,“關寧軍們已經把國家和戰爭視為保住他們個人利益的存在,把他們本該為之奮戰,為之流血犧牲的一切當成實現他們個人利益的工具。時時刻刻想著如何將關寧軍將令個人利益最大化的選擇。而對麵的後金卻明白,後金之後團結一致,才能活下去,才有明天。”
演習安排了三天,頭一天,部隊通過偵查就發現,在演習中正麵接觸的並非是數量相同的部隊,而是數量兩倍於他們的‘清軍’。不僅如此,退路上還有一支數量兩倍的敵人堵死了後路,並且趕了過來。
‘清軍’的裝備與華夏軍相同,在排隊槍斃,火炮轟擊的時候,絲毫不落下風。熟練度也毫不遜色。
演習部隊一開始承受著巨大壓力,然而年輕的軍人們卻發揮出潛伏行軍,陣地前挖掘交通壕等手段。硬是靠近了‘清軍’,以一連串的突襲,在第二天,先擊敗了左翼清軍。
然而演習設定中,留給這支陷入重圍中部隊的時間並不多了。敵人右翼眼見局麵不對頭,轉攻為守。
錢清以為打到這個時候,年輕人或許會選擇撤退。不過演習設定中早就決定好了,這支部隊一旦撤退,就會遇到他們並沒有發現的一支清軍,在前後夾擊下全軍覆沒。
不少老兄弟們參加過這樣的演習設定,之後無一例外都全軍覆沒。之後個個都罵罵咧咧,仿佛是演習司令部故意坑他們。
錢清沒去司令部,演習參謀們則把各種消息傳來。年輕人們的選擇十分果斷。
既然敵情不明,有好幾塊區域明顯無法偵察到。與其冒險撤退,還不如奮力一搏,殲滅剩餘的‘清軍’。之後就在這個熟悉的戰場上進行防禦作戰。
做了決定之後,整個師進行了決戰調整,年輕的軍人們在禮部指揮的師部命令下展開了攻堅戰。戰鬥中指導員們因為始終在最前線帶隊,傷亡慘重。在禮部在各個連隊的指導員帶領下,轉回頭對剩下的敵人發動了猛攻。
禮部成員就如在軍校中學到的那樣,始終如章程安排,戰鬥在第一線。排長打完連長填,連長打完,營部的偵察排填進去。
在演習司令部指揮下,敵人也發動了‘巧妙’的進攻,以‘被俘的叛徒為先導,突襲了師部,一舉端了師部’。
這是第一次有部隊直麵這樣的絕境,錢清看向演習參謀部的人,就見大家一個個又是訕訕的,又露出期待的神色。
其實錢清也不相信清軍能打出這樣的局麵,可是戰場本就是個完全不可知的所在。誰都不能保證出現什麼事情。
與演習參謀部一樣,錢清更是期待看到這幫年輕軍人的表現。在這樣的絕境之中,年輕人們會如何。
正如演習司令部所料,得知司令部被端的年輕人們也怒了,紛紛對著在旁邊的演習參謀大罵,說他們瞎jb安排。
就在這樣的時候,僅剩的幾名禮部支部的軍官突然問道“要是真的這樣,咱們怎麼辦?”
年輕人們沉默片刻,竟然回答不上來。禮部支部的年輕軍官看來也上了頭,大聲喊道“按照規定,這種時候,投票決定是否繼續執行命令。我們投票吧,要不要打到底!”
血氣方剛啊!聽到參謀們的轉述,錢清覺得自己的血液也不禁加速流動,胸膛中仿佛燃燒起了火焰。
如果錢清在前線,得知司令部的霍崇被殺,那隻有一條路,定然要把敵人給殺了,為霍崇報仇!
已經死了這麼多人,又陷入了絕境。自己的死活重要麼!要是畏畏縮縮,那就彆上戰場!
年輕人的選擇很簡單,當有人表示要光榮戰鬥到底之時,並無一人反對。
集結起了最後突擊力量的部隊,在殘存的最高指揮官,後勤處長帶領下,向著清軍發動了猛攻。
而設定中,清軍的精銳派出去作戰。所以這支五百人的敢死隊一路殺進了清軍中心位置。等他們突入清軍指揮部,擊斃清軍指揮部的時候,隻剩了不到十人。
靠著突擊隊的決死一戰。清軍最終被擊潰。剩餘的部隊不到一千五百,並且迅速利用地形與繳獲的敵人武器,做好了最後的防禦陣地。在敵人大部隊趕到之前,完成了準備。
到了這裡,這場演習結束了。錢清百感交集,想到年輕軍人的勇氣,錢清更覺得老兄弟們真的失去了銳氣。
演習指揮部中卻是一片歡喜讚歎。這麼一年多了,這個演習劇本竟然真的有人能打通,這是大家完全沒想到的。
大家都記住了幾個名字,全部都是禮部的成員。正是他們在麵對困境的時候表現出驚人的進取精神。要是沒有他們的話,大概這場演習早就結束了。更不可能看到打通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