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勝利聽到了日蘇訂定了《蘇日中立條約》後,知道派出到蘇聯境內的何良代表團,去“慫恿”蘇的高層派兵出戰侵略中國的日軍,暫時是沒有希望了。
華勝利便命令白君萍發電,將何良代表團從蘇聯招回了國,依然分配到了東北抗聯獨立旅的占領地區,繼續為抗日進行後方的工作……
華勝利對白君萍說道“《蘇日中立條約》的簽定,表明蘇聯在中日戰爭中,由支持中國轉向中立的立場,這是蘇聯在中蘇關係問題上的一個倒退。”
白君萍回答道“是啊!誰能想到,之前不害軍用物資幫助過中國的蘇聯,怎麼就一下子站到了日軍那邊了呢?”
華勝利說道“國與國這間,沒有永遠的朋友!《蘇日中立條約》在政治上,是對中國抗戰的一個打擊,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抗日熱情,也損害了蘇聯的形象。但是,我們黨所領導的東北抗聯,一定不要被外界所擾,增強信心,抱定侵華的日軍,必將被失敗,而我們泱泱大中華必將抗戰勝利的!”
白君萍點了點頭,讚同華勝利的觀戰。
白君萍說道“此“條約”簽訂後,蘇聯援華物資,將會銳減,甚至是逐漸地就中止了對華的物資抽出,那樣的話,就將削弱了中國抗日的軍事力量了啊!”
華勝利雖然也知道,事實確實會那樣的,但是現在是鼓舞軍心士氣的時候,不能露怯。
華勝利義正辭嚴地說道“我們要靠我們自己的自力更生,在艱苦的環境下,更能激發我們軍我們民族的抗戰熱情,這也將會發動更廣大的人群眾投入到全民抗日戰爭中去。侵華的小鬼子早晚必將葬送在我大中華的全民抗戰的汪洋大海中!”
《蘇日中立條約》即便是簽訂了,蘇日雙方仍然彼此心存戒備。
蘇聯雖然重視蘇日中立條約,並沒有把保障遠東邊界的安全寄托在中立條約上。
蘇方同時采取了一係列加強遠東國防的實際措施。
蘇聯在遠東地區新組建了第三十機械化軍,第五十九坦克師和第六十九摩托化步兵師。
蘇聯的遠東方麵軍已擁有1,737架飛機,擴建了遠程轟炸航空兵第五軍,蘇聯的太平洋艦隊擁有近300艘艦艇。
蘇聯在遠東的駐軍一直保持在50萬人以上。
正是這支強大的防禦力量,使日本不敢貿然侵犯蘇聯。
……
已確定了南進戰略的日本,為儘快從中國戰場騰出兵力以全力南進,加緊了對中國戰場尤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解放區的進攻。
一次又一次的掃蕩,使解放區迅速縮小,八路軍和新四軍兵員急劇減少,再加上水、旱、蟲等自然災害,使解放區處境更為艱難。
國軍頑固派又掀起了第二次高潮,之前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新四軍8000多人犧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再次麵臨分裂的危險。
此時,正是中國人民迫切需要國際社會在道義上和物質上,給予大力援助的時候。
恰值此時,蘇聯卻與日本簽訂了中立條約,宣布承認“滿洲國”;而且為避免觸怒日本人,蘇聯在條約簽訂後,開始減少、之後停止了對中國抗戰的支援,使中國失去了抗戰物資的一個重要來源。這對正與日寇浴血奮戰的中國人民是一個十分沉重的打擊。
國軍高層方又以八路軍的國際後台蘇聯,損害中國利益為借口,主張繼續限製八路軍勢力,裁減八路軍的抗日武裝……
當時,中國的親日派們,則幸災樂禍,大肆散布抗日必亡的謬論,公開投靠日軍侵略者……
《蘇日中立互不侵犯條約》簽訂後,1941年4月18日,日軍登陸運輸艦艇駛抵閩江口海域集結,日軍30架飛機隨即對福州及閩江口兩岸地區輪番轟炸,19日拂曉,日軍登陸第一梯隊在海、空軍火力的掩護下,搶灘登陸,準備對福州進行侵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