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兒,佛的慈悲,不是一般的愛、一般的仁、一般的道德,超越了一切。”
“《心經》雲“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個“一切”包括得很寬,度一切苦厄到哪裡去呢?到涅盤境界、菩提境界。這個境界很廣大,佛心就是廣大心、清淨心、正直心、平等心、慈悲心。若沒有這些心,就不能度眾生。慈悲是超越世間善良,是平等一體無我的。不分對象,無論男女、老幼、貴賤,都能不分彆、不執著平等對待,給予眾生以實際的關懷、幫助,使眾生真正得到快樂、脫離痛苦。慈悲是佛法的中心。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一個慈悲的人,他的善心是不僅停留在世間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的層麵,而是將一切眾生平等對待,幫助眾生建立和延續究竟的法身慧命。”
“佛圓,不必太過在意,你的路還長著呢!以後會慢慢懂的,嗬嗬!”
“師尊,弟子還有最後一問!”
“嗬嗬!說吧!”
“何為佛智慧?”
“佛的智慧其實就是三法印,即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
“《大智度論》寫道,“通達無礙”者,得佛法印故,通達無礙;如得王印,則無所留難。問曰何等是佛法印?答曰佛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法無我;三者、寂滅涅盤。”
“諸行無常是說一切世間法無時不在生住異滅中,過去有的,現在起了變異,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意指世間一切事物,皆在刹那間遷流變異,無一常住不變。有為諸法概皆無常,眾生執以為實,認假作真,而起諸妄想,或求長生不老,或徒務粉飾色身,不識‘亙古不變’,仍不免‘刹那生變’,無常者,乃是世間之自然法則,此方是‘真常’。了悟變化無常乃是生命的特征,於一切境,隨遇而安,在悲智雙運中,得見生命之究竟義。想得到幸福,就要從真理下手。真理要從心下手,心要從悟下手。悟就要從觀照無常下手。能觀照就有大慈悲心,因為能觀照無常,就沒有得失的觀念。一旦失去什麼,就不會感到痛苦,因為你知道,這就是無常。”
“諸法無我是說在一切有為無為的諸法中,無有我的實體;所謂我的存在隻是相對的生理和心理幻象。意指世間諸法,無論有為、無為,皆是緣起幻有,並無恒常不變、獨立存在之實體或主宰。世尊殷勤囑咐應於二六時中觀照‘無我、無我所’。此色身乃四大和合之軀,凡我之物皆是為我所用,非我所有,若真有我,何以我之心緒、生死皆非己能掌控?足見‘我’無從主宰‘我所有’,有‘我’即生對立,而我執則為一切眾生之通病,唯有放下我執,方可覓得真我,唯有了知無我,始能與世界和平共處。”
“涅盤寂靜是說涅盤的境界,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無為安樂,故涅盤是寂靜的。意指不生不滅,身心俱寂之解脫境界。若離開涅盤思想,佛教就形同生滅的世間法,隻能稱之為勸善,不能體會因性本空,果性本空之非因非果甚深奧義,未入正信者,每以涅盤為死亡,此乃嚴重之誤解。倘如其所言,則死亡又為另一生命之開端,豈非生死未了?眾生長劫輪回之苦,乃受業力所牽,作不得主。唯有佛陀為究竟涅盤,以其死即不複再生,不生則不滅,蓋已打破無始無明,徹見本來麵目,此乃稱為佛教最可貴之處。”
“師尊,可簡要述說?”
“諸行無常又作一切行無常印、一切有為法無常印,略稱無常印。一切世間有為諸法概皆無常,眾生不能了知,反於無常中執常想,故佛說無常以破眾生之常執。”
“諸法無我又作一切法無我印,略稱無我印。一切世間有為無為諸法概皆無我,眾生不能了知,而於一切法強立主宰,故佛說無我以破眾生之我執。”
“涅盤寂靜又作涅盤寂滅印、寂滅涅盤印,略稱涅盤印。一切眾生不知生死之苦,而起惑造業,流轉三界,故佛說涅盤之法,以出離生死之苦,得寂靜涅盤。”
“佛圓慚愧!雖得師尊點化,卻無法明悟佛法真妙。”
“嗬嗬!你的修行才剛剛開始,你要學的還很多,不用如此著急!堅持本我道心即可。”
“弟子謝師尊傳法!”
叮~
[特殊任務開壇講道]
[要求宿主可在任意地方,開壇講道,造福萬靈]
[獎勵如下]
[1隨機仙寶一件]
[2隨機仙禁術一種]
“沒想到,公子的佛法如此高深莫測!”萬冰淩說道。
“哪有什麼高深莫測!都是小術啦!”張起源無所謂道。
“公子太過謙虛了!”墨玲瓏說道。
“我有件事要爾等去辦!”
“公子儘管吩咐!我等定會不惜一切代價完成!”眾人說道。
“在這有一個份名單,名單上的不管是個人還是宗門,皆滅!你們各自分了吧!”
“魅心和比蒙王,你們去伏魔聖地和百煉聖地,凡二大聖地者,皆滅!”
“遵命!”x2
“佛圓,你去幽冥聖地,凡幽冥聖地者,皆滅!”
“佛圓領旨!”
“你們所知的宗門聖地皆和幽暗仙屍族做過不為人知的交易,所以,不必心懷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