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威風雲!
8、賭個大的
“趙總,給您彙報個好消息。”
博哥在辦公室裡,當著大家的麵,直接打給了趙總。
雖然沒有打開外放,但是大家也能估出來大概的對話。
博哥詐稱已經跟蝦皮談了一個大買賣,對方願意壓貨100萬台,前提是公司給個行業底價,同時承諾保價一個月——一個月之後,如果這一百萬台沒有消化完,可以給到線下零售商,而且批發價可以低於蝦皮的進貨價,其中的損失,雙方各承擔一半。
趙總問了一個問題怎麼把這一百萬台賣出去?
“亮哥,這就是我在跟蝦皮談的重點。現在我跟您彙報,如果產品和價格政策能給的話,我會把這部分投入當做咱們的投名狀,還有新品發布會、媒體活動,其他零售雜七雜八的投入,整體作價,讓蝦皮也投入對等價值的資源。”
彆人口中的趙總,到了博哥這裡就成了亮哥,因為之前有過交情,非正式場合,博哥都會用這個更親密一層的稱呼。
趙總動心了。畢竟印尼項目啟動快半年了,但還一直沒怎麼出貨,在公司內部,這可是他親自掛帥的項目,怎麼著也要在今年完成300萬保底目標,要不然實在說不過去。
“乾!明博,想好了就去乾,價格這塊,你跟張大偉商量下。現在海外各區域的產品分配和價格區間,我讓他在整體統籌。你也要約束好蝦皮的渠道,不要搞到最後全世界拋貨,這筆機器可要爛在印尼市場。”
“收到,趙總,我們一定把好關。”
博哥拿到指令,立刻有了動力。
吃完晚飯,他帶著蕭山,兩個人直奔蝦皮辦公室。
蝦皮的負責人李明海,親自斟茶招待他們。
“李總,我帶了一個大禮包,看看你的誠意如何?”
“好啊,劉總。看看你的大禮包能不能打動我們。”
“兩千萬人民幣的現金,我一台讓出20塊人民幣的利潤空間,我找公司申請後返,單獨給到蝦皮,作為市場投入打進來。價格上,我們比市場價低5萬印尼盾,這樣相當於每台我又讓出25。除了這些之外,我們還有五百萬營銷預算,用來做新品發布、媒體活動、零售露出。加一塊,我在新品上市砸5千萬給你這個渠道。”
李明海喝了一口普洱,示意兩人端起茶杯。
“那合作愉快!我也拿出6千萬的資源,全力主推華威,讓你們這個月成為印尼的最火新機。”
博哥搞定蝦皮之後,下一個難題就是搞定張大偉了。
他們倆之前就有矛盾,雖然都是老同事了,但因為理念不和,一直明爭暗鬥。而趙總故意把他放到這個位置,也是為了防止世界各地的“封疆大吏”為了完成業績胡搞瞎搞,他需要保證公司海外拓展業務,在有規模的同事,也不能讓公司利潤損失太大。
張大偉確實是個儘職儘責的“看門人”——當然,此處沒有貶義。開一家公司,如果沒有當壞人的角色,那一定會走向覆亡。
張大偉的角色,就相當於防火牆。現在,這個防火牆要讓博哥為難了。
“明博,你這個政策,大方向沒問題,趙總也跟我打了電話,為了印尼的局麵打開,我們肯定全力支持。隻是這個價格,能不能不要一杆子打到底?可不可以分批分撥搞,要不然你這一錘子買賣,把價格打爛之後,這個品在印尼可是死透了。幾億人口,你這一百萬台下去,以後還賣不賣?”
“大偉哥,我們現在是生死存亡的時候,如果不把這一百萬台突破,不找到這個突破口的話,我們在當地的運營都成問題。合作夥伴一直不出貨,但就是光賺吆喝,快堅持不下去了。”
“你這麼搞,無異於飲鴆止渴啊,明博,你可要想清楚。”
兩人掰扯了半晚上,最後明博妥協了。為了快速達成跟蝦皮的合作,他跟李明海商量,先提三十萬的貨,價格和後返也分批兌現。如果流速好,還會加碼,類似於一個賽馬機製。
李明海為了打出一個手機領域的標杆,跟zada一決高下,決定上這個賊船。
順便一提,在東南亞市場上,電商也跟國內有點像。三足鼎立,但又各司其職。zada類似於阿裡,什麼都有,流量最大,話語權最強;蝦皮異軍突起,此前靠時裝和小商品,現在往電子產品發力,想複刻國內京東的玩法;反而是東南亞的京東,走上了唯品會的路,選一些獨家小的品,給到一個有競爭力的價格,然後打小而美的can。
目前看,能救急救火的,也就是本身也有業務訴求的蝦皮了。
對於zada來說,為你這塊新起的未知業務操心,還不如好好運營原有的ov米三家,已經夠吃了。
但是蝦皮的業務一成,內部不知是什麼人走漏了風聲,很快zada也找過來——看來,手機市場也要上演一場懸念迭起的“三國殺”。
博哥會如何應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