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威風雲!
3蘇曉宇的春天
自從蘇曉宇加入娛樂營銷以來,韓奇的工作輕鬆了不少。
她之前做過品牌的策劃,在海外時,又主要做媒體的r,本身也是個追星族,對明星和粉絲圈的玩法比較懂行。
對韓奇來說,此前團隊內,對娛樂和明星這塊,都比較生疏,他自己的興趣點也主要在影視劇綜藝,尤其是電影這塊。維維作為一個新人,之前有半年時間,逐漸熟悉了娛樂營銷的打法,但這次並沒有跟出來;唐唐則主要是音樂類綜藝的項目,及《創作營》的操盤經驗,其他的明星、粉絲玩法,還沒到精通。
蘇曉宇來了之後,逐漸就把明星和粉絲這塊的業務,都分給了她,她自己也乾勁十足。
能從海外營銷的泥潭全身而退,已經屬於上上簽了。
自從美國製裁以來,海外業務全線撤退,銷售節節下滑,逐漸撤回了國內;但是營銷這塊,因為很多大區和國家,還要維持基本的聲量和曝光,公司不允許全線撤退——尤其是有段時間,申請回國的人太多,造成很多業務線全線崩潰,公司更是嚴令,不允許海外整批回國。
營銷部的人,除了之前提及的獨立創業之外,就是跳到競品,做起了彆人的操盤手。
能夠找到合適位置,辦完轉部門流程回國的,屈指可數。
柳依然和蘇曉宇是其中的幸運兒。
對柳依然來說,從r轉到媒介,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她參與的第一個大項目,就是接替靜靜,數字係列在籌備新品上市,很多媒介的工作需要從頭開始。
而蘇曉宇這塊,則比較容易上手。資源之前有一定積累,明星藝人的合作,隻要公司有預算和計劃,主要工作就是找到對口的人,策劃配套的傳播。
旺仔和李雯爾都很積極,大家都想在上半年,做出一些亮眼的好案例。
蘇曉宇則與王彩玲、韓奇一塊,找了不少“物美價廉”的新偶像,從基礎的拍大片、短視頻合作談起。
公司基於之前還在華威時,幾個代言人的效果來看,短期內不太想簽公司品牌級彆的代言人,但如果單係列,甚至單品的明星合作,則可以商量。
尤其是性價比高的話,則可以說是“來者不拒”。
蘇曉宇發動起自己的粉絲圈層雷達,找了不少當紅或有話題的小明星,想在數字係列上試水,德哥表態支持,但是預算,則需要卡在單個合作200萬以下,最好是100萬左右。
這個量級,頂流就比較難了。
大家從微博熱榜的前一百,挑出二十個可溝通或調性接近的,再投票選出短名單。最終選了五個,給到德哥決策。
“名單要提前給俊義哥看看。”
“好啊,之前跟俊義哥打過招呼,他是支持的。”
“嗯,招呼是一回事,細節是另一回事,大家現在都比較謹慎,還是提前預審下更好。”
“好的,韓哥哦不奇哥。”
“咱倆不用客氣,就叫韓奇。”
“ok,韓奇!”
德哥倒沒有明確的立場,對他來說,隻要有熱度,能帶來話題,人不lo,都ok。
旺仔想重點推薦那個演過校園劇,火過一段時間的宅男女神,鬆鬆。但鬆鬆的問題是,流程不太正規,她們家的經紀人就是自己親戚,簽約的主體也是親戚開的新公司。
一頓操作下來,合作倒是成了,但也被稽查盯上了。
歐陽葦女士,又開始發揮她偵探家的雷達,逐個調查,挨個問話——把大家審到後悔為公司談合作,每個人都想砸自己腦袋,“我是腦子被驢踢了嗎?為什麼要給公司找這樣的合作,好好待著不好嗎?”
不過,瑕不掩瑜,德哥出麵,跟歐陽葦打了電話,大致說明了情況,項目正常推進。
經此一役,大家更謹慎也更恐慌了,龍曜是獨立了,但是華威的陰魂不但沒散,似乎還更纏人了。
歐陽葦,果然名不虛傳,讓人一見就再也硬氣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