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文藝時代!
《舍與得》真的就隻剩導演藝術了麼?若是這麼認為那就錯了。
《舍與得》讓人一入眼就挪不開的,不僅是那清新精致的畫麵,厚重鏡頭語言藝術,更離不開的,就是它簡單而又令人深刻的故事。
廢棄的四合院裡,生活著兩隻小玩偶,一隻小恐龍,一隻小狐狸。
它們或許是玩伴,或許是朋友,但更像是夫妻。
某一天的清晨,小恐龍從床上醒來,掀開被子找了一圈,發現小狐狸已經去到了院子裡的水池邊玩耍。
兩隻玩偶一隻在水池上,一隻在房間裡,隔著窗台咿咿呀呀的對話著。
可廢棄的四合院除了它們便沒有了任何的夥伴,小狐狸站在水池邊上,沒來由的變得不開心。
它撿起水池邊的石子丟了一顆進水裡,發現很有意思,轉身咿咿呀呀的想要邀請小恐龍過來。
可就在轉身的一瞬間,水池上方的竹筒裡的水流,嘩的一下衝在小狐狸大大的尾巴上。
小狐狸被水卷進了水池裡。
窗台邊的小恐龍看見,立馬從書桌上蹦下去營救,然而在躍下台階的時候,卻被台階上凸出來的釘子鉤住了尾巴。
毛線織就的尾巴漸漸脫落,小恐龍望向水池依舊看不到小狐狸的身影,掙紮著躍到地麵。
尾巴上的毛線在脫落,每走一步就從身體上拆開一段。
小恐龍抓起身後的綠線放到嘴裡想要咬斷,卻針織的牙根本咬不斷毛線。
回頭看向水池,小恐龍發現小狐狸已經從水池裡爬了上來。可因為尾巴被水浸泡,小狐狸根本爬不出水池。
小恐龍不再管身後的綠線,跑向小狐狸。
小狐狸見到這個場景,立馬咿咿呀呀的勸導著小恐龍。可小恐龍根本沒有在意身後那已經拆開的尾巴。
小狐狸看了看身邊,發現水池上石子,立馬撿起來扔向支撐房門的棍子。
第一顆沒扔中,第二顆才準確無誤的擊中了支撐方麵的木棍。
木棍倒下,房門隨之關閉,小狐狸也失去了最後的力氣,再次被上方竹筒裡的水流卷進水底。
房間裡的小恐龍短暫的茫然四顧,目光觸及門邊的窗台時,立馬又爬了上去。
來到窗台,身後的尾巴已經全部被拆開。
小恐龍望著久久沒有動靜的水池,踩著窗台奮力的朝水池邊躍去。
身後的綠線被繃直,小恐龍身後的毛線不斷拆落,填充在身上的白棉花也片片掉落。
終於,當它來到水池邊的時候,卻再也看不到小恐龍的身影,隻剩下一根從空中飄落的綠線搭在了水池上。
許久,水底的小狐狸再次清醒,眼前隻剩下一根綠線。
它奮力的拉著綠線,綠線被繃緊。
故事的結尾,小狐狸收起了小恐龍散落在地上的綠線和棉花,小心翼翼的坐在台階上織著。
然而才剛剛織了一點,手中的毛線和棉花就紛紛散開……
這隻是個簡單的小故事,然而故事的抓心感卻不亞於任何一部大片。
特彆是小恐龍義無反顧躍向水池的那個畫麵,瞬間就揪住了觀眾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