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文藝時代!
第111章星空的處女作(求訂閱)
麵對袁梁的提議,高媛媛答應得很爽快。
這讓袁梁心裡對雪姨的愧疚,多少能夠得到一絲安慰。
“對了,梁師兄的後期剪輯出來,你看過沒有?”
袁梁這麼著急回來,一方麵因為雪姨,一方麵也是因為《最後的電影》上映的事情需要他來安排。
兩部電影幾乎同時殺青,梁青鬆找了幾個北影廠的老師操刀,電影的後期沒有遇到太大的問題。
在特效上,《最後的電影》也隻有兩個用水晶筆撥動掉落下來的鐵管的特效鏡頭,做起來不算麻煩。
“配音的時候看過一次,我感覺還不錯,你打算什麼時候上映。”
《最後的電影》全程都是高姐姐和黃小明的獨角戲,又是在燕京本地拍,高姐姐算是玩高興了。
“等我先跟梁師兄碰個頭吧!”
晚飯還是在玲姐的四合院吃的,胡同口的四合院雖然賣下來了,但什麼都還沒布置,高姐姐顯得興致匆匆,袁梁也樂得清閒。
第二天袁梁去學校報了個到,下午就來到了星空廣告。
公司裡除了魏東這個老總,大部分人都到了。
“《香火》在學校首映的情況怎麼樣,能不能在明年的大學生電影節拿個獎什麼的?”
寧昊苦著一張臉搖了搖頭,“像你說的一樣,《香火》那個題材不適合大規模傳播,我就是練練手而已,拿獎就彆指望了。”
“那行,有什麼項目招呼一聲就是了,方老師伱也熟,可以到我們係多聽聽課。”
袁梁知道寧昊身上的項目指望寧昊是沒什麼用的,這就是寧昊離不開邢艾娜的地方。
不過現在的邢艾娜好像有點沉迷進工作室裡了,就連一直想要搗鼓自己劇本的徐濤,也都迷上了工作室的那邊連載的幾個故事。
“老徐呢,你那劇本什麼時候能出來,都等這麼久了。”
徐濤立馬搖著頭,“不著急,還要慢慢的打磨。”
“那我不管你劇本的事了,下個月跟我進個組,回來之後好好在學校呆一段時間,把明年下半年的時間留出來。”
徐濤沉迷武俠,袁梁也有心把他往功夫片的路上領一領。
“下個月進組,你不是剛拍完嗎?”
“魏總那邊還在溝通,這個項目暫時沒幾個人知道,主演是周星池,老寧要感興趣,也可以一起來。”
袁梁能花在這部勵誌片的精力並不多,必須要在劇組塞幾個靠譜的人才行。
“星爺主演?老早就聽說你想請他拍電影,真請動了?”
“星爺也是人,隻要錢到位,沒什麼好請不好請的,回頭我把劇本給你們,你們好好研究下。”
星空的後期部門已經有了一定的雛形,公司裡的很多人也該拉出去見見市麵了。
閒聊著來到辦公室,梁青鬆的助理很快就過來叫人了。
這麼多人齊聚公司,就是為了看星空廣告獨立製作出來的第一部電影。
袁梁現在的項目,很多都要拿出去分潤,星空要在圈裡站穩腳跟,就不能做吃獨食的饕餮。
反倒是梁青鬆的這部《最後的電影》,從頭到尾用的都是星空的製作設備和班底。就算特效部分也不例外,畢竟就是兩個特效鏡頭的事情。
能獨立製作一部電影,還是袁梁沒有過多插手的情況下,就算其他人看不到,中影是看得清楚的。
來到一樓簡陋的放映廳,裡麵擁擠的擺著不少凳子,還有不少從各自的辦公室裡搬出來的椅子,臨時的放映廳裡甚至還傳來一股甲醛的味道。
儘管如此,隻能坐下三四十人的小放映廳裡卻擠滿了人。
“梁師兄,都準備好了吧?”
“好了好了,就是條件簡單了點,看完你們等會要多給我提提意見。”
公司的內部放映,沒有什麼特殊的儀式,等高媛媛和雪姨手挽著手走進來,電影也就開始了。
電影的前半部分袁梁沒怎麼在意,梁青鬆在影視藝術上的功底很紮實,甚至電影學院導演係出來的很多學生,在這方麵的造詣都不淺。
袁梁的重心,主要放在梁青鬆在整個故事的收尾處理上。
因為這是一個經過他的提醒後梁青鬆改編過的故事,已經跟原版有了很大的本質區彆。
梁青鬆的版本在處理上也有讓袁梁驚豔的地方,比如高姐姐正式成了天堂影院的剪輯師,那一段突然的黑屏,讓影廳裡的很多人都以為電影收尾了一般。
然而當熒幕再次打開,黃小明出現在熒幕中央,落魄的經曆著生活的磨難,直到鬢角微霜,直到來到女主的墳前。
當鏡頭突然就切到再次坐在電腦前的高姐姐身上時,她已經淚流滿麵。
這一段多年後的時差處理,出乎袁梁的意料。
以電影結束作為懸念,直到最後鏡頭切換到女主身上才揭開謎底。梁青鬆在電影收尾處的電影藝術處理,使得整部電影較之原版拔高了不止一個層次。
電影結束,小小的放映廳裡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然而當掌聲漸漸停下來,無數雙眼睛都紛紛落到了袁梁身上。
星空第一部獨立製作的電影到底還有沒有什麼瑕疵,梁青鬆說了不算。得袁梁這個原作者兼電影監製說了才算。
袁梁收住雙手,看向梁青鬆,也看向了旁邊的高媛媛。
“拍得很好,特彆在收尾的處理上令人印象深刻,我沒有什麼再好的意見!”
電影要說沒有瑕疵是不可能的,黃小明在電影裡的表現雖然低了下來,但他自身的那種氣質還是不太契合男主,要說合適,主演《那山那人那狗》的劉曄最為合適。
但瑕不掩瑜,經曆過一開始黃小明在角色演繹上的偏離,梁青鬆對整部電影的把控小心了許多,電影整體的錯錯不在梁青鬆,錯在袁梁自己一開始把項目當成了人情。
這時候的梁青鬆,應該得到鼓勵甚至獎勵才是。
“等電影上映,隻要在票房上虧不太多,就給劇組包紅包,這次算我自己的!”
袁梁也給出了自己的獎勵,以《最後的電影》三百多萬的成本,要虧其實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