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文藝時代!
第154章票房預估(求訂閱)
影廳裡,當袁梁那嘶啞的聲音消散,安靜的人群中央才響起了輕微的討論聲。
討論聲漸漸彌漫,隨後整個影廳變得跟菜市場一般,壓根沒人來得及去鼓掌歡送這一場電影的首映禮。
“你哭了?”
“你就沒哭嗎,你彆以為我沒看見?”有女生肆無忌憚的抹著眼眶。
“太感人了,開始我還以為是星爺的無厘頭電影呢,沒想到一部勵誌片會拍的這麼感人,不愧是奧斯卡導演,袁梁拍得真好。”
“不光電影拍得好,那首歌也唱得很好!”
後方影迷的議論聲蔓延中間的影視同行耳中,也有人按捺不住開始和身邊的同行交流起來。
“媛媛,伱不是說你看過你一次了嗎?”賈靖雯麵對高姐姐又伸過去要紙巾的手,抹著眼角的同時,心裡有些好奇。
“就是因為看過一次,再看第二次的時候更有體會。”
“那你問過他沒,最後女主回沒回來?”賈靖雯一臉的疑惑。
“問了,他沒說!”
“他連這都不跟你說?”
高姐姐撅起嘴,“他還跟我扯什麼這就是電影的藝術呢!”
賈靖雯突然抬頭看向銀幕前方的身影,“那等會我們去問問他唄!”
再看一遍,高媛媛也對夫妻兩的結果更加的好奇,“等會我帶你們一起去。”
幾個女藝人糾結的是劇情,然而在真正的編導同行中,在場的很多人卻火眼金睛。
“電影看到了,現在總該甘心了吧?”薑紋身邊,侯克名饒有興致盯著他。
薑紋沉著眉,許久才舒展開來,“我還以為是周星池的無厘頭喜劇,他才非要找周星池演,沒想到竟然是一部純正的勵誌片。”
可侯克名卻一本正經道,“可你不覺得周星池對這個角色的掌控很好嗎,一開始的民工,後麵變成了他口中的人模狗樣,周星池在這個角色上應該沒少花功夫。
電影上映肯定會讓不少熟知周星池風格的人驚訝,周星池也很有可能借這部電影脫掉無厘頭的帽子。
現在我算是知道周星池為什麼要接這個劇本了,相比《喜劇之王》,他在這個戲裡的發揮空間更大。
不考慮其他因素,剛剛那小子提到的奧斯卡影帝還真有很大的競爭力!”
然而薑紋卻對侯克名的評價滿臉的不屑,“什麼奧斯卡影帝,遇到好劇本誰演不出來?”
侯克名不由饒有興致的翻著白眼,“看來當初那小子躲著你是應該的,就你這牛脾氣,進了劇組還不知道會把劇本改成啥樣。
不過說起來,他這個題材還真有點可惜了。”
至於可惜什麼,侯克名沒有繼續往下說。
薑紋還在為袁梁躲著自己事彆扭著,馮曉鋼的目光卻放到了電影的市場價值上。
這次王忠君沒來,坐在他身邊的王忠壘和王金花。
“電影是拍得很感人,但我總覺得有些刻意了,衛生間那場戲,也有點太浮誇了!”電影剛結束,王忠壘就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然而馮曉鋼在聽到這話的之後,卻很快的搖了搖頭。
“這麼說就錯了,在現在的深城,比電影還刻意的故事都有,隻是沒有被發掘而已。周星池在衛生間那場戲的表演的確很出彩,但你不能隻看到那場戲。
這個電影袁梁處理得最好的,其實是女主。
李曉染這個演員我了解過,她身上那股柔弱的氣質與生俱來,趙保鋼導演用她拍《像霧像雨又像風》的時候,就是看中她身上的這種氣質。
但李曉染身上還有個很明顯的特點,她狠起來的時候特彆適合演反派。
這也是為什麼她在京圈這麼出名,卻很少有大女主的戲份找她的原因。
李曉染在電影裡的表現一開始就是個柔柔弱弱的賢妻良母,在跟周星池爭孩子沒爭過之後,回頭看周星池的眼神突然就變成了恨,這才給兩人的離婚找到了理所應當的借口。
袁梁這個角色,選得還真的好!”
馮曉鋼抿了抿嘴,若有所思道,“而從整部電影的角度看,他這個故事的節奏掌控得也很好。
一開場就表明主角的性格,周星池身上發生的三場意外對應李曉染在夫妻關係上的三種情緒上的變化,一環扣一環。
夫妻的矛盾是誘因,孩子的存在給周星池的角色加注了壓力,也為後麵的周星池的勵誌部分攢足了期待感。
袁梁還在電影的末尾留下了很大的懸念,他這部《當幸福來敲門》想不成功都難。”
王忠壘聞言怔怔出神,他沒想到馮曉鋼對電影的評價這麼高。馮曉鋼都如此評價了,那媒體和影迷呢?
“懸念?什麼懸念?”邊上的王金花認真聽了一陣,見王忠壘陷入沉思,不由疑惑問道。
“你覺得男主角成功了之後,他妻子會回來嗎?”
“應該會吧,畢竟才離婚沒多久!”王金花有些遲疑。
然而馮曉鋼卻搖了搖頭,“這就是袁梁選李曉染來演這個角色的高明之處,兩人爭孩子的時候,女主產生了恨意,其實就已經告訴了我們結果。
袁梁沒在電影裡表現出來,就是讓觀眾對女主歸來抱有期待,給媒體媒體和觀眾足夠的想象空間。
觀眾和媒體對電影越有爭議,電影就會越火!
遺憾的是袁梁為了照顧國際市場,沒有加入特定的故事背景,讓電影的內核顯得有些空洞。
不過也不是沒有好處,起碼單就賺錢來說,《當幸福來敲門》不輸《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王忠壘聞言回過神來,“馮導的意思是很看好《當幸福來敲門》的全球票房?”
馮曉鋼看向漆黑的銀幕,“海外市場不好說,星空的版權到底賣了多少誰也不知道,等會可能記者會問,看袁梁怎麼說了。
至於國內和香江,有袁梁和周星池在,恐怕票房會刹不住車!”
“刹不住車是多少,一個億?”
馮曉鋼知道王忠壘說的是國內,“八千萬打底吧,能多多少我就不知道了?”
“這麼說他們光憑國內票房就能收回成本?”王忠壘聞言徹底不淡定了,袁梁這麼猛,華藝還怎麼玩?
作為國內商業電影的領軍者,馮曉鋼的眼光還是很毒的。
不過作為很多紮根於國內的電影人,卻對電影的內核存在質疑。
沒反應什麼,也沒體現出什麼,就是一部單純的勵誌片?
奧斯卡大導演就是這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