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文藝時代!
第210章你真沒有喜歡的人?(求訂閱)
湯旭儷的低調,導致她在圈裡名聲不顯,甚至在北影校園,表演係外的很多人都隻知道表演係有個豔壓一眾學生的形體老師。
有高姐姐救火,不管湯旭儷答不答應,在陳漁的人選上袁梁至少不用那麼糾結。
陳漁之後,到大姐徐脂虎。
為了避免角色過多搶走太多的戲份,袁梁刪掉了徐渭熊這個二姐。
同時她也把徐渭熊的一部分人設挪到了徐脂虎身上。由於沒有仙人設定,武當騎牛的小道士就成了徐脂虎心中的白月光。
但在電影裡,徐脂虎的結局同樣算不上好。
這個角色,同樣是個對演員要求極高的角色。
首先就是長得不能太豔麗,其次還得需要駕馭得了紅衣,駕馭得了素服,且柔弱中還要帶著堅強的氣質。
而且最重要的,她還與陳芝豹有著不少的對手戲。
相比豔壓群芳的陳漁,試鏡這個角色的人就太多了。
李兵兵、湯維、劉韜、英桃、姚辰、郝壘、左小傾、董旋、寧靖、袁權等等,甚至李曉染和曾梨都禁不住這個角色的誘惑來到了試鏡現場。
徐脂虎與徐渭熊的經曆性格融合,刪繁去簡後這個角色的人格魅力並不比陳漁差。
《小二上酒》中的徐脂虎,也是書迷群體最為喜歡的一個角色之一。
然而隻是第一輪的形象試鏡,湯維、姚辰、郝壘、董旋、袁權和李曉染就被淘汰了。
湯維自身的小家碧玉不適合沒有徐脂虎身上的風度、姚辰的古裝太醜、郝壘太豔、董旋太過淩厲、袁權太過於男性化。
至於小染姐,則不夠弱。
而剩下的李兵兵、劉韜、英桃、左小傾、寧靜和曾梨,袁梁也很快做出了判斷。
在幾人表演和形象都差不多的情況下,袁梁肯定選擇自己最熟悉的曾梨。
但袁梁也沒有一棒子打死所有人,比如董旋身上的氣質,就和融合了南宮的青鳥很契合。
而在青鳥的試鏡中,董旋也以她《女神龍》的形象成功的拿下了這一角色。
接下來輪到北涼正妃陸丞燕,融合了紅薯戲份的陸丞燕不再那麼單調,她在電影裡的戲份雖然不多,但同樣不失魅力。
高姐姐在培訓之前,袁梁就讓她主攻這個角色,高姐姐的表演也能夠撐起這個角色,這讓袁梁在選擇上就寬鬆了許多。
當然,湯旭儷還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複,袁梁肯定得選一個迥異於高姐姐形象的備選。
北涼王妃,要的就是大氣。
長相大氣又不失溫婉,袁梁的備選定下了秦蘭。
緊接著到了嗬嗬姑娘,這個角色試鏡的人就沒那麼多了。
當萬倩小姐姐出現在試鏡名單上,嗬嗬姑娘也沒再有任何的懸念。
選定賈佳家,徐鳳年身邊的一眾鶯鶯燕燕,就隻剩下薑泥了。
這是電影明麵上的女主,袁梁心裡的人選不多。
然而試鏡現場,來參選這個角色的演員卻不在少數。
張柏枝是袁梁讓霍文希帶過來的,另外還有李曉璐、董白花和在中戲呆了一年的唐糖。
說實話,李曉璐張柏枝的形象都挺契合,但這兩人袁梁壓根就不敢用。
這場試鏡,更多像是小天仙和唐糖的較量。
而較量下來的結果也很直觀,劉曉麗保護下的小天仙,身上的靈氣實在太足了。
儘管小天仙的表演沒達標,但唐煙的形象和陸丞燕的備選秦蘭有一定的衝突,袁梁就果斷的舍棄了。
小泥人有了結果,一眾女星的較量也就落下了帷幕,像什麼隋珠公主之類的角色,還用不著袁梁這個導演來擔心。
接下來,就到了一眾男星的舞台。
定下幾大黃金配角之後,《雪中悍刀行》剩下的重要的男演員就不多了。
當然,這幾個角色很重要也很不好選。
人很多,袁梁就按著流程把最難的放到了最後。
徐龍象的人選隻有兩個,一個是年少成名的釋曉龍,一個是初出茅廬的王保牆。
形象對比下來也很直觀,釋小龍沒有王保牆身上的那股傻氣。
王保牆又是那種外表看著憨憨,其實又很精明的演員,經過了盲井的磨礪,演一個徐龍象問題還是不大的。
而到了皇子趙篆與趙楷。
這兩兄弟都是經典的配角,一個外表光正、內裡陰柔,一個則是單純的為了活命。
趙篆袁梁給了喬振雨,趙楷則是給了鄧朝。
這兩個角色隻要形象和表演達到要求,選擇的難度也不大。
最重要的,還是最後的溫華和徐鳳年。
這對難兄難弟真不好選。
相比起徐鳳年來,溫華更難。
溫華的表演要能落到實處,還要能表現出比李淳罡更大氣的瀟灑。
再加上溫華本就是個傻小子的出身,形象不能太出眾,這就導致溫華的選擇麵一下子就窄了很多。
娛樂圈中,想要找個相貌形象差一些的男星,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袁梁才把目光放到了黃博身上。
黃博自從上次得知袁梁找他就是為了讓他演溫華之後,這段時間就一直在培訓。
效果也很顯著,黃博雖然還不能演繹好溫華身上的那份灑脫,但其身上那股源自於《瘋狂的石頭》的氣質也已經消失不見。
除了黃博,像前來試鏡的祖鋒、段奕鴻等人,在古裝扮相上都沒有達到袁梁的要求。
溫華的選角結束,袁梁沒再糾結,直接讓黃博去加強培訓。
至於徐鳳年,那就是純粹的氣質比拚了。
張智林、林鋒、黃海兵、聶沅、張誌堯、嚴亦寬再加上陳琨和霍文希帶來的謝庭豐陳冠西,都是演藝圈裡難得一見的花美男。
袁梁一時間也不好選擇,就隻有不停的試裝不停的用劇本磨表演。
他得要在自己選出來的演員身上,找到針對徐鳳年這個角色的靈感,要不然拍出來的形象就顯得太過於普通了。
這一試,就耗費了大半天時間,坐在邊上的寧昊看著稍微鬆懈下來的袁梁,不由提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