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雪寒霜耐歲寒!
就在科舉期間,年前北陰前往南奏國換取糧食的使臣也回來了。
他們前往南奏之時,戰事爆發,非但沒有換到糧食,還被困了大半年,終於賣光了手頭的物資,雖然戰時經濟蕭條,但他們手中的物資並非經不住存放的東西,所以雖然沒什麼利潤,但勉強也保住了本錢。
一應人等在南奏國的開銷不是個小數目,便又像普通人一般,分散開來四處找些活計賺些日常花銷,待等到南奏終於可以正常出行,相互傳達了消息,決定分開回國,約好帝京再聚,這才迫不及待的像逃難一般奔回北陰。
他們踏足北陰國土,初時還未察覺出什麼,但途經鄉村,便感覺到了不一樣,夏末時節,到處都在收割春小麥,收割完後女人開始曬麥,男人接著勤勤懇懇的整理農田,準備下一次的播種。
農戶們看起來都乾勁十足。
使臣們覺得好奇,北陰抑農重商很久了,又拿不出錢來解決灌溉問題,所以像小麥這種耐寒不耐旱的農作物並沒有在北陰得到推廣。
如今放眼望去大片大片的農田,竟種得都是小麥,但看樣子因著氣候影響的原因,收成算不上有多好。
事關使臣們明年還要不要繼續換糧的問題,於是他們乾脆歇在農戶處,詳細問起了原由。
農戶們卻對這樣的收成還算滿意,又不用繳稅,足夠他們的生活了,而且官署正在致力改造種植環境,關注農肥和灌溉,是真的有工部的官員前來監督的那種。
前不久衙署收到了朝廷分派的玉蜀黍種子和種植方法,就召集了所有農戶學習種植,並按戶分發了種子,這個季節正好可直接種植,小麥的秸稈還可以切碎還田。
也可以過一段時間繼續種植秋播夏收的冬麥,讓農戶們收完春小麥後要積極進行土地整理,增加土壤肥力。
而且為了解決灌溉問題,朝廷拿了許多錢出來,命各地官署‘近河者資河,無河者開井,則磽確外無不可麥之地,無不願種麥之民。’(引用乾隆年間黃可潤的《畿輔見聞錄》)
同小麥一樣,玉蜀黍的種植同樣在三年內享受稅賦免除,官家隻會派人登記畝產量和種植時間長度等,種得好的會有來自官家的獎勵,若有人能提高這兩種作物的畝產量或培育出新品種,將會成為工部的外聘技術人員,享受朝廷俸祿和福利。
這是因為傅雪始終相信,高手在民間。
雖然農戶們都不懂什麼叫外聘和技術人員,但不必參加科舉、不必有多高的文化就能和朝廷掛鉤,這簡直讓人不敢相信。
全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種植潮。
所有人都知道,這一係列的主張和措施全部來自於還朝的二公主。
使臣們唏噓感慨的回到帝京,先是回府淋浴更衣,再進入王城時,正趕上下朝,他們便候在一邊等著裡麵的人陸續走了出來,斷斷續續的聽著有人與他們打招呼“回來了啊……”“這一路辛苦了。”
他們躬身應著是,覺得好些個人,看著臉熟,卻又想不起來是誰,從前應是在朝堂裡寂寂無名的人,如今官服上的補子不是錦雞就是孔雀。
看著位高權重,但竟然都很接地氣。
使臣們等到最後,出來的是鄭澤生,身邊還有一名年輕貌美的女子,不笑時看著凜然,笑起來又如雪後初霽、冰河初解。
他們趕緊見禮,不用看朝服都能立即猜到這就是在一路見聞和傳說裡赫赫有名的二公主。
使臣們沿途所聞,都知道‘二公主’主張大力發展農業。
但最讓他們小心翼翼不敢輕視的理由,是因為封家的消亡,據說都與這位‘二公主’有關。
傅雪和鄭澤生告辭後領著使臣向瑤華宮前行,邊走邊問道“南奏戰事期間的物價如何?”
“你們此次出售的物資中,什麼東西賣得最快,成本幾何?定價幾何?什麼東西賣得最慢,成本幾何?定價又幾何……”
“所出售的價格可有包含人工損耗路資……對比換取糧食來說折合銀兩的差距是多少?”
“若非戰事期間,定價浮動差距有多大?”
她的問題又密又快,使臣們讓她問出了一身汗。
本來覺得沒讓國家虧本就已經算不錯了,可後來才發現他們所謂的不虧本與二公主所定義的不虧本相距甚大,到最後你看我,我看你,竟都不敢輕易作答。
黎紅蟬在南奏國待得時間很長,對南奏國還算了解,傅雪早就從她嘴裡得到過許多關於南奏的信息,如今問這些,也不過是想知道戰爭對南奏哪方麵的經濟影響最大,影響到了什麼程度。
見他們後麵答不上來,傅雪便換了問題“南奏的鐵器可還豐盛?”
南方以有色金屬的礦藏為多,但南奏富庶,並不怎麼看重這些礦脈。
鐵礦卻還要看北方。
“南奏剛經曆了戰事,可有大量收購鐵器之舉?”
古代的鐵器昂貴、製作又費時間,尤其是弓弩的箭矢,是最大的消耗品,所以古代戰爭後,有條件便會清理戰場,回收大量的武器。
戰爭時期如果持續時間過長,缺少武器,還會在民間強製征收百姓的鐵製工具,用來打造武器。
南奏作為戰敗國,是沒有條件去清理戰場的,所以東彥大概不大缺鐵器,南奏卻不一定。
而北陰,正好從封應時手中得了兩條鐵礦。
使臣們羞愧的搖了搖頭,去的時候隻想著打聽糧食,戰爭結束後,他們著急忙慌的回國,哪裡顧得上打聽和觀察這些。
傅雪笑道“沒關係,下次再有機會出使他國,就知道要關注些什麼了。”
使臣們原本還想伏在明展眉案前哭訴一下這一趟的委屈,結果還沒到案前,就都覺得自個有些成事不足,哪裡還好意思叫苦。
同時心裡也都清醒的知道,這個二公主是個厲害的,看起來好像比明展眉好親近,又不如明展眉那般老辣,實則思維敏捷、目標清晰,洞察力極為敏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