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鎮北隻能收兵靜待朝廷支援。
先是等來了朝廷增兵五萬,百餘台器械的消息,但眼看增兵與器械將要到達之際,又等來了退兵的旨意。
步鎮北居然鬆了一口氣,但想起衛子卿還在北陰軍手中,他又如鯁在喉、坐立不安。
遂留下一封信,命人守在此處,待北陰有人出城,便轉交此信。
傅雪收到南奏國奪城的消息要比步若鴻還早幾日,她揚了揚手中的信件,“戰爭要結束了。”
眾將領喜形於色,許淳義道“若東彥退兵,不如借機痛打落水狗。”
傅雪思忖了片刻“算了,給他們留一條活路,但這條活路,要讓他們知道,是我北陰施舍給他們的。”
這樣又等待了半個多月。
為了防止被東彥斥候壞事缺了效果,又因無需埋雷這種大動作,這次動用的便是跟隨傅雪而來的錦衣衛,還有一直未曾參與戰事,此時卻心癢難耐的宋辭與聞釗。
他們武藝高強,不易被東彥的斥候所察覺。
所以,當東彥拔營退兵之際,一直在後方偵察的哨騎與斥候剛剛從被人偷襲的昏迷中蘇醒過來,緊趕慢趕的回營稟告,後方多了許多條幅與警示木牌。
步鎮北與眾將領以為又被埋下了地雷,氣急敗壞的率兵前去觀望排雷,隻見那些條幅與木牌上寫著
“前方無雷。”
“珍愛生命,遠離以一己私欲引發戰爭的暴徒。”
“戰爭與死亡最大的意義是守護國家,而非侵略。”
“家中妻兒老小等待爾等平安歸去。”
“放下仇恨,擁抱和平。”
“和平、尊重、理解,構建美好世界。”
“沒有戰爭,百姓安居樂業,才是一國之主該優先考慮的。”
“取消暴力,消除硝煙戰爭,和平萬歲。”
令在場所有東彥將士心情複雜至極。
步鎮北望著這些字跡沉默了良久,“退兵。”
一將領勸阻道“兵不厭詐,萬一真的有雷,是否先……”
步鎮北冷靜的說道“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不會有雷。”
北陰軍說前方有雷不一定真的有雷,但說前方無雷,便真的是無雷,這也算是他多次攻城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了……說起來也有些可笑。
他想起那個站在城牆之上眉目模糊的女子,不知該如何作評,說她良善,卻又殺伐果斷、毫不手軟,說她狠毒,她又會時不時端起一副憫人之姿,給人留下一條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