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抓魚_穿去1969搞事情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6章 抓魚(1 / 2)

穿去1969搞事情!

這裡雖然稱作鎮子但大小也就和後世大一點的村子差不多,一條大街橫貫南北,橫七豎八的分列兩側,除了大道兩邊的房子看上去還新一些、好一些外,其他都比較陳舊破敗,裡麵胡同也是七扭八拐,道路是坑坑窪窪,說起來剛剛楊超家那邊還算是好的了。

鎮上最好的建築應該就是供銷社和國營商店合二為一的二層樓了,他們位於中心大道的一側中心,紅磚紅瓦特彆的醒目,也是鎮上僅有的二層,它們矗立在一片平房之中就猶如鶴立雞群一般。街道兩邊都是些國營的店鋪和機關單位,如國營飯店、理發店、肉鋪、修車鋪、郵局、派出所、政府機關等等。

何飛先是沿著中心大街逛了逛,熟悉了下環境,然後便進了理發館花一毛錢剪了剪頭發。天氣越來越熱頭發肯定是越短越好,而且這樣也容易打理比較衛生,在村裡大家一般都是相互用剪子剪的,說不上好看,但也和磕磣相差無幾,所以今天正好趁有時間把頭發剪了。理發不需要票,而且一毛錢還包括了洗頭,不過前提是剪下的頭發要歸理發店,因為這年月頭發可是能換錢的,而且價格還不算低。

雖說現在的理發就是將頭發整體剪短了一些,也談不上什麼發型和好不好看,但何飛感覺自己還是精神了不少,所以他感覺這個錢花的還是很值的。

路上何飛啃了乾糧所以他在也不怎麼餓,所以他又查看了一會兒周圍環境便進了供銷社。

供銷社裡是手工磚鋪的地,吊頂是用的葦席。。

進門便看到了店裡的一排木格子貨架和牆壁上刷著的“為人民服務”醒目標語。貨架上零星擺放著油鹽醬醋、針頭線腦、暖瓶、香皂、布匹等物,旁邊還有扁擔鋤頭等農具,東西算不上多也算不上好,對於享受過後世繁榮經濟的何飛來說實在是沒啥吸引力。但來都來了總不能空手走吧,於是他就想先問問價格。

“售貨員,那個甘油怎麼賣?”何飛來到木製玻璃櫃台前指著一瓶潤手的甘油問道。

其實何飛進來已經也觀察半天了,可兩個售貨員卻並沒有理會,她們隻是自顧自的坐在櫃台裡麵邊織毛衣邊聊著天。

聽到何飛詢問二人白了他一眼道“一毛。”

何飛又問“那暖瓶呢?”

可是他這一問其中一個年輕些的售貨員立刻不耐煩了。說道“你到底買不買,不買彆瞎問?”

這把何飛嚇的啊!都不敢再問了。他心道幸虧你們生在這個時代,要是再後世就你們這服務態度,生意涼涼倒是小事兒,人被打店被砸,天天被客人投訴、舉報,最後被各個政府部門聯合查封,身份信息也加上一條條的不良記錄才是大事啊。

不過現在人家端的可是鐵飯碗,何飛可是惹不起,於是隻能忍下怒氣說道“那就給我拿10瓶甘油,然後再來些糧食。”

說完他又加了句“哦,對了,細糧、粗糧咱這兒現在都有哪些?”

可是他這又加了一句換來的不是售貨員的起身拿貨,而是又一記的白眼。瞪完何飛兩人也沒有起身的意思,無奈之下何飛隻能再次說道“大姐給我拿10瓶甘油,再來些糧食,您說個總價開票就行,我馬上付款給票,耽誤不了您多長時間的。”

不過這話一說那年輕的售貨員還不樂意了,立刻就還嘴道“催什麼催,家裡餓死人了怎麼著?著急奔喪啊?”

何飛當時就被這話噎的差點吐血啊!他聽說過這幫子售貨員服務態度差,心裡也早有準備,可是沒想到她們竟然還自帶詛咒功能。

或許也是感覺自己的同事說話有些過了,所以另一個年長一些的售貨員這時站了起來,說道“細糧有大米、白麵,粗糧是玉米麵、高粱麵,還有洋芋和紅薯。你要什麼?”

何飛平複了一下情緒,心裡不斷告誡著自己“不生氣生生氣,氣壞身體沒人替。”然後說道“白麵、大米各要10斤,玉米麵、高粱麵各40斤,洋芋、紅薯各50斤,您給看下各自的價格,然後再加上10瓶的甘油,您給我個總價我馬上付款。”

年長售貨員“好。”

售貨員乾的本就是賣貨的工作,既然已經接待了何飛那麼倒後續倒也沒有再出什麼幺蛾子,隻是收完錢票、開好單子之後那人便又回去織毛衣了,對於何飛小小的身板如何領糧,如何搬糧、運糧卻是說也不說問都不問。無奈之下何飛隻能是來來回回的跑了幾趟,跑的他是大汗淋淋、亂呼哧帶喘,好在有空間的加持,所以他隻要將糧食運出供銷社然後再找個沒人的胡同收起就行,否則的話就算把他累死糧食也休想弄回村去。

搬完糧食何飛生無可戀的離開了供銷社,他在心中暗暗發誓“以後打死老子也不來這裡了。”可是隨後他就又補了一句“打不死就還得繼續來。”

出了供銷社大門何飛繼續在鎮子裡轉悠,或許是因為現在這個時間段大部分人都在勞作或者是在上班的緣故,因而何飛在街上轉了半天也沒遇到多少的人。

他一邊逛一邊就在想聽說這個時代每個地方都有用於私人交易的鴿子市,要不自己先找找看?


最新小说: 重生78:開局揍村霸,香軟村花抱回家 在異域拉起一個殯葬服務小隊 宿命重逢,被深情男配寵上心尖 超人弟弟的我卻是究極生物 柔骨兔弱?可他是女帝重生校花啊! 這是正常的明日方舟嗎 萬人嫌是天生劍骨?全宗跪求她回頭 弟弟,你居然想上位? 你個笨蛋!我等了你十九年啊 我們在末日點亮神臨圖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