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之後,他閉關了整整三年。
這三年的時間裡,他終於領悟了一個道理,一個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彆人而是他自己。
他喜歡挑戰彆人,就是為了發現自己身上的缺點,從而彌補自身劍法上的不足。
倘若一個人能夠客觀的評判自身,那麼他就一樣能夠發現自身的缺點,從而彌補劍法的不足。
原來,劍道是沒有止境的。
一個人境界越高,就會越清醒的認識到自己距離完美還差多遠。
所以,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劍客,並非是打贏天底下所有高手就足夠了。
因為當你成為最強者的時候,所有後來者都一樣會將你立為超越的目標,這樣的話總有一天你也會被人超越。
因為你找不到更強的對手較量,所以便無法進步,既然無法進步,那自然隻能等待被後來者超越。
所以要想不斷的進步,永遠不被人超越。
方法隻有一個,那就是不斷地突破自我。
所以這三年,謝無雙的劍法造詣進步神速。
但同時,他心裡也清晰的知道,如果不是陸嘯林,如果不是司徒空空告訴了他陸嘯林說的那番話,他可能永遠不會成為今天現在這個樣子。
所以他很感謝陸嘯林。
但偏偏陸建國不練武,所以他並不懂一個武癡內心的真正想法。
並且謝無雙看上去顯得這麼年輕,在他麵前表現的又是那麼謙虛,所以他根本想不到眼前這個年輕人就是當今武林之中的第一高手。
就算他知道謝無雙是高手,他也一定想不到謝無雙這位頂尖高手能高到怎樣的地步。
倘若動用全部真正的實力,江湖中絕無一人能接下謝無雙一招,比當年的陸嘯林還要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此時,陸建國卻隻是把謝無雙當成一個當年受過陸嘯林指導過劍法的、普普通通的年輕人。
因為謝無雙實在看起來不像是個高手。
比如他那張娃娃臉,他那謙虛拘謹的模樣。
但實際上,謝無雙也隻有在陸嘯林麵前才會表現的如此謙虛拘謹,就如同一個學生在他的老師麵前所表現的那樣。
因為,在謝無雙心裡,普天之下隻有陸嘯林才最配做自己的老師。
可是陸建國不是陸嘯林,當謝無雙說他常常感到迷茫的時候。
陸建國以為他心裡受到了瘡傷,便用那些含糊其詞的話來開導他。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裡,總會在那裡。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所以當你感到迷茫的時候,未必是一件壞事。”
“隻是因為眼前的霧太大,一時找不到你想要找的那條路而已。”
“當你經曆迷茫過後,你才知道找到自己想要找的路是人生中最珍貴的事情。”
“也隻有這個時候,你才會毫不猶疑地、奮不顧身地踏上征程。”
“也隻有帶著這種心情,你才會永不回頭的一路狂奔下去,追尋你心中最渴望的東西。”
“你終會達到你想要達到的地方。”
“所以,迷失的人迷失了,但是走出來的人就會是了不起的人。”
當陸建國說出這段話的時候,謝無雙一直看著陸建國的眼睛,而他眼睛裡也逐漸升騰起一種奇異的光芒。
“我懂了。”謝無雙道“所以,相逢的人會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