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天上來很快,汪羽在王立誠主動走出來的大雪崩定式中,憑借一個變招上來就取得優勢。
北京,中國棋院,研究室。
羅喜河看到汪羽白20眼睛一亮:“汪老這個外扳,牛逼啊。”
“那可不,自吳先生發明了大雪崩外拐,接下來就是汪老這手外扳。”董炎佩服的說著:“這兩手都是直接改變了大雪崩定式的發展。”
“那是王立誠自己蠢,非要跟小羽變大雪崩。屬於自個兒往槍口上撞。”劉曉光點評道:“我記得小羽第一次下外扳,是93年的雲速杯,對孫宜國。”
“對,自那以後,國少隊集體研究了一段時間。”羅喜河作為第一批國少隊隊員回憶道:“後來一兩年,就很少有人上來主動選擇大雪崩了,除非配合對麵的棋型才會下,但單獨上來就直接變的,幾乎沒了。”
“說明日本棋手對這個變化研究不深。”董炎指著閉路電視說道:“快看,王立誠掛角的方向也錯了。”
這個型,汪羽自然比所有人都熟悉。
黑35的掛角,是想借左邊厚味來攻擊白棋,但中國那方早就集體研究了,應該是從左邊逼過來。
而接下來的黑37不能說不好,是好手,不過留給了汪羽直接出動的機會。
這一出動,厚薄就完全逆轉了。這也是汪羽和這個時代棋手價值觀上認識不同所造成的。
不過王立誠很快就弈出了43夾,強行棄子的方案。
接下來就是老套的拆邊,汪羽直接肩衝後跳出,王立誠逼住開始進攻。
至黑59,上午封盤。
在汪羽看來上午下完,這盤棋基本就算拿下了。不是他輕敵,當前局麵對他現在來說基本算是十拿九穩。
然而他忽略了一個事實。當前的王立誠正值其棋士職業生涯巔峰期。曆史上的幾個世界冠軍也是這個時期拿的,某種角度來講,王立誠是超一流一點都不為過。
每一個超一流的巔峰期都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這個和輕敵無關,就是對手狀態那幾年在那兒了。在玩遊戲可以類比為短暫開無敵的一段時期。
所以下午開始,王立誠很快就會讓汪羽知道,什麼叫做攪局。
......
下午續弈,因為知道對手習慣在劣勢下發力,汪羽以犧牲實空的代價,在右下構築起一道厚勢。
有了這道厚勢輻射全盤,再拿到先手,汪羽毫不猶豫的使出了二五侵分。
不過王立誠在這個局部的處理很有意思。
沒有強迫定型。
黑81飛,待汪羽爬後83再飛,保留完味道,85先在中腹點一下,接著黑87立馬點到了左下角三3。
要知道王立誠在本因坊感歎不好攪的名言,比唐衛星早了十多年。屬於正經老一輩“棋壇不好攪。”
於是,攪局正式開始。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