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嫡子袁術,以俠氣出名,也是廣好交友,在袁家子侄輩中有威望。
另外就是庶出的袁紹,昔時被過繼到了袁成房下論出身他最低,但論性格和本事,袁隗認為袁紹最是厲害。
袁隗的目光在袁基、袁術、袁紹三個人之間來回打轉,一時間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這些年,他為了袁家的大業,確實是在儘心竭力的培養袁逢的這三個孩子,但培養歸培養,袁隗心中也一直明白一個道理。
這三個侄兒,對於他一房而言,終是阻礙,他死之後,汝南袁氏之權儘歸袁逢一脈,自己一房的兒子恐為邊流。
“叔父侄兒還未稟告完。”
一個聲音將袁隗從遐想中帶回了現實中。
他轉頭望去,是其侄兒袁敘正在呼喚他,此人也是袁逢的親子,但和袁紹一樣不是嫡出,不過其母雖為妾,卻也出身大族,因此倒是讓袁敘在袁逢門下也站住了腳跟。
“哦,適才說到哪了”袁隗整了整顏色,看向袁敘。
“叔父,各地的孝廉皆已經齊聚京師,名冊履曆今日申時,三位中郎將就會派人送到叔父府上,靜等叔父點查。”
袁隗擺了擺手,道“莫要送到這裡來,人多眼雜的,老夫好歹也是三公官身,查人家各郡孝廉的履曆,傳出去豈非惹人笑話。”
“那當送往何處”袁敘有些疑惑,隨後他望向了袁基,若有所悟道“那就送往士紀兄府上,讓兄長幫叔父擇選如何”
士紀乃是袁基的表字。
袁基聞言,頓時精神一震,他直了直身子,似有期待的看向了袁隗。
袁家要孝廉履曆,自然是想要選擇優秀之人,收入門下,而袁基是下一代袁氏的接班人,這種事情,由他來做自然是最為合適的。
袁隗的目光落在了袁基的身上,略略一籌謀,遂道
“士紀身負要職,多有辛勞,朝中之事尚還不夠他忙的,些許小事如何還要牽扯他的精力公路,本初”
袁紹和袁術聞言,同時直起了身子,道“叔父”
“你二人辛苦些,這幾日都熬熬夜,一人一半,看看今年各地孝廉的履曆,有沒有可以收為己用的,回頭一並呈報於我”
“喏”
袁基的臉色有些陰晴不定,但還是沒有多說什麼,隻是淡然自處。
他偷偷看向了袁紹和袁術卻發現袁術也正在偷瞄著自己,見袁基瞅向自己,袁術急忙轉頭看向彆處。
袁紹誰也不看,而是摸著胡須,昂揚地坐立在那裡,頗有鶴立雞群之勢。
誠然,論他們這一輩人的身份,袁紹遠不及袁基,但袁基知道,袁紹近幾年表麵上不通賓客,其實在暗中結交黨人和俠義之士,如張邈、何顒、許攸等人暗地裡組成了反宦官的聯盟,他們乾的都是險事,在士人中聲望日重,袁紹更是名揚天下,海內尊崇,很多黨人在暗地裡已經開始將袁紹標榜為天下楷模。
這件事袁隗早就知道,或許也是他的授意。
但不論如何,身為替家族守成,屍位素餐的袁基,袁隗不讓袁基插手此事。
至於袁隗,則隻是在表麵上斥責袁紹,同時也不插手,反倒是坐觀其成,有意促之。
袁基倒是沒有覺得這事會對自己有什麼影響,畢竟這個年頭,天下楷模這四個字在士人口中雖是好詞,但在朝廷那邊,能被稱之為天下楷模之人,都是不為朝廷見用的,誰戴上了天下楷模的帽子,誰的腦袋說不定就有危險。
陳蕃和李膺,這都是當過天下楷模的人,哪一個有好下場了
所以,袁紹願意替家族折騰,袁基也不在意,隨著他去,反正將來自己當了宗主之後,他都是給自己當小弟的。
但是,隨著前幾個月,皇帝開始試水性質的開釋了包括鄭玄在內的幾個邊緣性黨人後,袁基開始有點坐不住了。
這是一個不太好的征兆。
雖然黨錮還沒有完全開釋,但顯然皇帝是有解除意向的,而一旦解除了黨錮,那些黨人就能得以入仕,那袁紹這個被黨人們標榜為天下楷模的俊傑,就會憑空多出許多助力,其聲望又當發展到什麼程度
袁基覺得袁紹和袁術應該不會威脅到他將來繼承袁氏宗主話事人的地位但宗主的位置威脅不了,但他們卻可憑勢分權。
人這種動物,對越是快要到手的東西,就越是恐懼會不小心失去,所以難免此刻的袁基會瞎捉摸,患得患失。
他多少也能感覺的出來,叔父袁隗自其父去後,近年有些異常。
他似乎想打亂袁家的權力固有模式。
而袁基、袁術和袁紹此刻的表情,都落在了袁隗的眼中。
他轉頭看了看自家的三個兒子,心中暗道若是正麵較量,自家的這三個兒子肯定不是袁基,袁紹,袁術這三個侄兒的對手他們還是太年輕了,有待成長啊
想到這,袁隗又再次看向袁基,袁紹,袁術三兄弟
袁基在族中的權重還是有些太大了,自己還得加把火候,讓袁術和袁紹迎頭趕上一些才是。
眼下時局紛亂,還不能把自家兒子們推到台麵上來,乘老夫還活著,先拿這三個侄子去披荊斬棘赴蒿裡酆都,為袁家打通前路,但絕不能讓他們三個擰成一股繩,至少也得死後能讓自家的兒子在袁氏中能多分一些權柄唉,老夫這袁氏宗主,當的可真是太難太累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