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儉拱了拱,道“既然如此,那劉某今日就在此細聽太傅詳述當年之事,也讓劉某品評一下太傅年輕時候的英姿。”
董卓隨即開始暢想起了年輕時候的事,他將年輕時候與羌族之間發生的事逐件回憶。
兩個人一爵酒一爵酒的喝著,酒喝的越多,董卓就越興奮,而劉儉對他當年所做的那些事也大概有了一個了解。
通過董卓過往的事跡,劉儉心中也略微明白了與羌族的相處之道。
告辭了董卓之後,劉儉隨即回到了自己的相府。
他找來了他的長史劉艾,讓他將今日董卓給自己講述的事情詳細記下,同時讓劉艾代表自己再去拜訪董卓,查缺補漏詳細的再完善一下董卓今日所說的這些信息。
完成之後,劉儉將這份材料快馬加鞭的給涼州的張飛送了過去。
另外,董卓又讓董旻代表自己親自去了涼州一趟,與當地輔佐張飛的董璜彙合。
他們兩個人代表董卓,將現在漢陽郡本地的三大羌族部落的首領介紹給了張飛。
張飛如今已經是智勇雙全之人,在讀了劉儉給他的材料之後,就明白了劉儉的意圖,他仔細的品讀了董卓當年的事跡,大概明白了董卓之所以在當地深得羌族之心的原因。
最後,在董旻與董璜的介紹下,張飛與漢陽郡本地的羌族首領進行了結交。
正所謂故技重施,張飛覺得自己既然要跟漢陽郡本地的羌族首領結交,那就完全沒有必要搞什麼新的花樣出來。
董卓當年所走過的路,還有做過的事,既然已經證明有用,那自己完全可以依照他的套路再次行事。
沒有必要搞那麼多的創新。
於是張飛也弄了一頭突然不小心在耕地時候抑鬱而亡的牛,在殺掉之後,與三位羌族首領共同分食,他們大快朵頤,大口喝酒,大塊吃肉。
三位羌族首領雖然是第一次與張飛結交,但是他們發現,張飛和當年他們所認識的董卓一樣,都是爽快人啊。
彆的不說,聽說漢朝新任的刺史正在本地大興屯田,而張飛所帶領的生產建設兵團也正在半農耕半軍事化的操練。
這耕牛對於他們來說可以說是異常重要的。
可這張飛居然能夠拿耕牛來與他們這幾個剛剛認識的羌族首領一起吃,足見此人是一個性情豪爽之輩。
三個人都非常的感動,在他們三位羌族首領看來,雖然隻是簡簡單單的一頓耕牛宴,但是卻代表了張飛對他們的重視。
張飛是真的拿他們這三位羌族首領當哥們兒了。
一頓飯吃完之後,張飛與他們形同莫逆,雖然認識的時間不長,但大家的關係很是親近。
特彆是張飛如此傾心結交,而這些羌族首領對張飛的實力也非常認可。
畢竟他手中有兩萬餘精銳部隊,前段時間還剿滅了七家本土羌族的望族,而且就連馬超的部隊也被他一戰打潰了。
羌人們也都是非常尊敬強者的,張飛已經用實力證明了,他就是這片土地上一名新晉的黑馬。
同時,他也用他的行動證明了他並沒有鄙視羌族的心,而且也願意與羌人平等的結交。
這樣的一個大豪傑,這三位羌族首領怎麼可能會不願意與他攀交情呢
最後,三位羌族首領詢問張飛,他這一次在涼州有什麼目地。
張飛告訴三位羌族首領,他來這裡就是為了劉丞相治理涼州的,隻不過涼州的底子太薄弱了,不好治理。
特彆是涼州本地,還有馬騰和韓遂這樣的地頭蛇,總是不斷的給朝廷惹麻煩,所以張飛想要一步一步的入手,他並不著急先對付馬騰和韓遂,他隻是希望能夠站穩腳跟後,好好的發展涼州本地的產業,同時帶動羌人,讓他們與自己共同努力共同富裕起來。
張飛告訴三位首領,朝廷目前正在征調優質戰馬,來擴充騎兵營,他可以替這三位羌族首領取得足夠的份額,讓他們獲得財富,隻要這三位羌族首領能夠戰馬就行了。
一直以來,河北的戰馬生意已經形成了一個有效的機製。
因為幽州以及並州在劉儉商貿協會的管理下飼養戰馬、同時兼營戰馬銷售。
馬匹生意在河北已經是一條成熟的利益鏈條,再加上匈奴鮮卑烏桓現在都歸於河北掌控,所以大漢朝的馬匹供應的主要地域一直都是北疆。
西麵的涼州站,可以說是自七八年前開始就失去了很大的市場份額。
畢竟不論是體量還是規模來說,涼州跟幽州那邊都已經沒法比了。
如今,劉儉占據了朝廷,按照所有人的猜想,幽州以及並州方麵的戰馬渠道一定會進入到朝廷,並壟斷更多的資源。
像西涼這種地方,雖然產馬,但是飼養戰馬的都是這些各自為政的羌人,他們怎麼可能跟河北那種成體係的馬匹銷售競爭呢
能夠將戰馬供給到長安中樞這件事,是這些羌族頭領人人想都不敢想象的事兒。
但是如今張飛既然跟他們保證了,身為當今劉丞相的義弟想來也不會信口雌黃的忽悠他們。
三位羌族首領也就按照張飛的提示,準備起戰馬來。
事實上,張飛確實是沒有辜負他們,很快,朝廷的第一筆購買戰馬的訂單就到了。
朝廷出手非常大方,以市價購買了戰馬,毫不克扣。
當然,這些羌人如果想要物資的話,朝廷也願意用糧食或者物品兌換成戰馬的價值給他們,他們想要錢就要錢,想要東西就要東西。
兩百匹的西涼戰馬被朝廷方麵從這三名羌族首領手中拿走了,而三隊羌族首領的部落則是得到了朝廷豐厚的買馬物資。
三名羌族首領一下就激動了。
西涼本來就是一個生存艱難的地方,但是張飛現在給他們一條新的生存之路,讓他們可以用戰馬在朝廷那麵換取物資這簡直就是他們的大恩主啊。
有了這件事情作為鋪墊,這些漢陽郡的羌族首領想不跟張飛交好也不行了。
除了這三家由董卓介紹給張飛的羌族首領之外,漢陽郡其他的羌族知道這事之後,也開始紛紛前來向張飛示好,畢竟他們聽說了張飛的行為,覺得此人乃是一個仁義的猛士,是值得尊敬的。
而張飛也非常熱情的接待了他們,並請這些當地的羌族首領能夠按照自己的吩咐在當地建設馬場。
張飛的意思是,西涼戰馬雖然雄壯,但是靠遊牧養殖並不成體係。
而河北方麵由於匈奴、謙卑等族都已經歸附到了河北地方政府,而河北地方政府這些年來也一直將飼養戰馬、飼養牛羊作為一個成體係的事進行經營,所以張飛想把這份經驗也帶到西涼來。
羌族人們生活的非常艱苦,朝不保夕。
他們雖然也進行耕種,但是耕種的手段相對落後,他們雖然善於飼養戰馬和羊群,但是卻不成體係,不成規模。
現在,張飛想要用河北的種植經驗與畜牧經驗來幫助這些羌人,形成有效的種植、開墾並讓他們能夠成立馬場,逐漸從遊牧向著莊園經濟過渡。
這樣一來,有利於將來他們與漢政府進行融合,同時也有利於漢政府對他們進行掌控。
當然了,他們的生活也會因此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本章完
atbaatb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