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一開始聽了這話,心中不免有些猶豫,因為當初他與黃蓋等人商議是回到荊州之後,相助於袁紹與劉儉對抗,若是袁紹不能成事,那孫策就直接順手接了荊州,到時候再憑荊州作為基業與劉儉抗衡。
隻是如今讓他去益州,孫策心中實在是有些不甘願
但隨即,他也想通了,益州地大物博,雖有山川之險,也是能夠成立基業的好地方。
況且相比於袁紹,袁遺那個人的性格比較懦弱,而且軍事和政治才能也遠不及袁紹。
或許反倒是袁遺那樣的人,會將軍權全部放給孫策。
到時候,孫策得了益州的軍權,反倒是更容易替他的父親孫堅報仇
想到這裡,孫策即衝著袁紹拱手說道“主公既然如此吩咐,那孫策自然沒有不應之理,願前往益州相助伯業公與劉儉對抗”
想通了這些之後,孫策隨即向袁紹表示願意前往豫州相助。
袁遺替他訓練兵馬,整點兵將,然後從漢中北上,直往關中,牽製劉家在西麵的本部勢力。
袁紹聽了孫策如此表態,心中也算是頗感安慰。
他隨即讓孫策率領原本屬於他自己的本部兵將,擇日啟程,順著長江逆流而上,直往益州去相助袁遺。
孫策返回了他自己的大營,將這件事向黃蓋和祖茂,還有朱治,呂蒙等人說明了,這些人都是這些年隨同孫策生死相隨之人,如今孫策既然肯率兵前往益州,那麼,他們自然也不拖孫策的後腿,隨即紛紛表示願意隨同孫策前往。
於是,孫策在將這件事向袁紹稟報了之後,就立刻揮師西進,向著益州的方向進兵。
而袁遺那邊知道了袁紹派遣孫策率領他的所部兵馬前來益州相助之後,也是非常高興。
袁遺隨即命令江關都尉將沿岸的關口打開,迎接孫策進入益州。
而就是在這個時候,西涼方麵以及韓州方麵分彆傳來的捷報。
劉儉在南陽的大勝,韓州以及西涼的捷報,都非常振奮三軍的士氣,令舉國振奮。
而且大捷報對於劉儉目前安撫南陽與潁川郡的士族,也有著非常微妙的推進作用。
首先就是關羽在韓州已經將當地的各大部落歸於漢朝治下。
而且這些年來,因為印刷業的大興,代表漢朝的學課以及文字和理念通過書籍廣為流傳到了韓州以及韓州東北諸國,三韓之人,皆學習大漢文化,讀大漢之字。
他們的下一代已經開始認可漢朝,並甘心歸於漢朝治下,再加上海運路線的開通,漢朝對於韓州以及東北諸國的掌控力空前。
商貿以及文化的入侵,使得關羽這位韓州牧在這個地方掌控了大量的民心,並組建了強大的軍隊。
他這些年沒閒著,集結重兵,向北麵和東麵拓展,又擊敗了韓州北麵的幾大國,甚至就連扶餘國的主力軍都被關羽給消滅了。
如此,大漢朝的滲透力再無阻擋,大漢朝的商產品向著北麵的滲透性也更加的強。
而很多的勞力也被關羽遷往韓州,在通過韓州進入漢境,作為徭役,支持大漢建設。
關羽在北方的威勢越來越猛,而北方的情勢也越來越穩定。
扶餘國的主力軍隊被殲滅,代表了大漢朝在東北諸國之中再也沒有敵手,軍事力量已經達到了稱霸的程度。
而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關羽寫了一封奏疏,想要向朝廷請命,希望能夠將已經完全穩定的韓州交給彆人治理,而他本人則率領精兵強將回返中原前來相助劉儉平定南方。
現在的關羽已經成了大漢朝的戰神,他替大漢掃平北地諸族諸國,揚大漢之威,其聲名超過了衛,霍,現在漢境之內,誰聽了關羽的名字,皆心中向往尊敬。
而這個代表大漢朝軍功最高的戰神終於要返回漢境內,對於朝廷以及地方的軍隊的士氣影響,可謂空前
不但是關羽要返回中原,另外一件事就是大漢朝涼州大都護張飛,他所統帥的涼州生產建設兵團現在也在西麵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張飛和劉表自從占領了涼州東部四郡之後,便開始實施屯田,並大力拉攏羌人,同時還與地方的羌族建立起了友好的關係。
生產建設兵團也是半耕種半軍事化的管理,使得張飛在涼州逐步站穩了腳跟。
大漢朝作為張飛的後盾,再加上駐紮於邊境強有力的政策,韓遂和馬騰幾次作戰失敗,以及李堪和程銀等叛軍首領陸續投靠到張飛這裡,使得張飛的優勢逐漸增加。
而涼州本地的豪強逐漸不想支持韓遂了。
因為他們的財力實在是和朝廷還有張飛、劉表等人拚不起啊。
在這種此消彼長的情況下,張飛終於在上個月末率兵拿下了金城郡。
金城郡的失陷對叛軍來說是一個空前的打擊,因為韓遂當年就是以金城郡作為大本營起家的。
如今,雖然他的勢力遍布於涼州以及涼州西部,但是金城郡對叛軍來說還是意義重大。
金城郡被拿下之後,叛軍的士氣幾乎全都泄了。
他們的兵將開始向涼州邊境的敦煌以及張掖等地撤離。
張飛占據了金城郡之後,便開始對金城郡內支持韓遂與馬騰的豪強進行肅清。
因為張飛先前曾經大力過拉攏過金城郡本地的羌族首領,所以如今他對這些豪強施展肅清,並沒有受到重大的阻礙。
如此一來,朝廷對於涼州的掌控力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劉儉對於涼州穩紮穩打、逐步蠶食的戰略已經實施了大半。
對於整個大漢朝來說,這是在涼州空前的勝利,原先從來沒有過的勝利啊。
朝廷的威望空前之高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