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勞改的俘虜還種了一萬三千多畝地,按照一畝地一百斤糧食計算,這些俘虜還能給我們最少一百三十萬斤糧食……”
“我打算把這些糧食全部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聽到政委介紹根據地的糧食情況,唐林馬上想到另外一個問題。
沒記錯的話,最多兩年以後,整個華北地區都會出現異常持續最少兩年的大乾旱,自己所處的渾源跟廣靈也在乾旱範圍內。
到時候根據地糧食最少會減產一半。
一些乾旱嚴重一點兒的地區減產六七成糧食都有可能。
那時候的根據地老百姓就算不交公糧,地裡收獲的那點兒口糧也不夠吃。
不僅部隊會失去糧食,根據地老百姓也會跟著斷糧。
如果自己不知道這件事兒就算了,現在既然知道這件事兒,肯定不能讓根據地軍民陷入斷糧危機。
而想要不斷糧,最好的辦法就是提前儲備糧食,趁著乾旱還沒到來,在根據地大肆修建水利設施,提前存水。
等乾旱開始後,用提前儲備的水資源儘可能多生產一些糧食,減輕根據地損失。
想到就做,唐林臉色突然變得特彆嚴肅。
看著譚偉很認真道“政委,我們手裡的錢還有多少?”
譚偉不知道唐林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但還是很爽快回答“打渾源跟廣靈繳獲了一些,加上我們在根據地收上來的一些商稅,總共還剩八萬多塊大洋……”
“但各主力部隊和根據地政府每個月都要花掉差不多五千塊大洋,八萬多塊大洋聽起來很多,也就夠我們消耗一年多一點兒。”
“這還是根據地不發生大規模戰鬥時的消耗速度。”
“要是打起仗來,花錢速度也會成倍增加,很可能連一年時間都堅持不住。”
這點兒錢顯然不夠自己在根據地大量儲備糧食,唐林繼續問“根據地每個月的商稅一共能收獲多少錢?”
譚偉搖頭回答“不到一千塊……”
“消耗速度明顯比不過根據地稅收收入……”
“想要根據地一直有經費可用,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攻占小鬼子幾個縣城跟據點,從日偽軍手裡搶。”
這下輪到唐林搖頭了“搶能搶多少錢,而且我們周邊就那麼多日偽軍,搶個一次兩次沒問題,一直靠搶肯定會出大問題。”
“最好辦法是搞一個源源不斷獲得資金的渠道。”
譚偉雖然是獨立團的後勤大管家,但並沒有發展經濟的腦子跟經驗。
聽完唐林分析,眉頭一下子就皺了起來“怎麼搞?”
“團長,你是不是已經有想法了?”
唐林還是沒有接話,再次轉移話題,看著譚偉繼續問“後勤處的養豬場跟養雞場發展怎麼樣了?”
“養雞場有沒有開始產蛋……”
“如果養豬場跟養雞場開始對外豬肉跟雞蛋,部隊每個月能減少多少經費?”
喜歡抗日之鐵血八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抗日之鐵血八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