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官水原大尉還以為大隊長搞錯了,趕忙提醒:“長官……”
“第二中隊在上次圍攻境內八路軍的戰鬥中傷亡過半,隻剩不到一百人。”
“把他們派到前線圍堵獨立團會不會兵力有些太少了,萬一防守封鎖線的指揮官對此感到不滿,告到大同司令部怎麼辦?”
“畢竟司令部要求我們抽調一個加強中隊增援前線,第二中隊卻隻有半個多中隊。”
“你糊塗……”竹下少佐沒好氣道。
“我們要是真安排一個加強中隊去支援封鎖線,萬一縣城發生意外,拿什麼去守城。”
“司令官閣下遠在大同,不知道陽原的真實情況,更不清楚陽原境內到底活動了多少八路軍。”
“我們親自跟這些八路軍交過手,知道他們兵力雖然不多,但戰鬥力非常強。”
“我作為陽原守備隊司令官,首先要考慮的肯定是陽原縣的安全,其次才是前線封鎖線。”
“但僅僅一個第二中隊去增援前線,兵力確實有點兒少。”
“這樣……”
“你直接從輜重隊抽調一個輜重小隊編入第二中隊,再給他們加強一個重機槍分隊跟一個迫擊炮分隊,湊成一個混編加強中隊。”
“皇協軍的話也抽調第二營。”
“他們在上次圍攻八路軍的戰鬥中損失一個連,雖然已經補齊損耗,但新兵太多,戰鬥力太差,讓他們湊數去增援封鎖線。”
“戰鬥力最強的三營留下來保護縣城安全。”
“就這麼定了。”
“如果前線封鎖線還不滿意,他們要找大同司令部告狀就告去。”
看大隊長已經下定決心,副官水原大尉也不好多說什麼,但他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揚了揚手中電報繼續問:“那司令部要求我們立刻出兵圍剿境內反抗勢力的命令要不要執行……”
竹下少佐很不想執行。
畢竟陽原城現在的駐軍兵力已經銳減到原來的一半。
而活動在陽原境內的八路軍又非常猖獗,出動的兵力少了就是給他們送菜,出動的兵力多了,陽原縣又沒部隊防守,很可能會因此而發生意外。
但軍令不可違,來自司令部的命令又不能不執行。
就在竹下少佐一臉為難,不知道該如何抉擇時,副官水原大尉突然插話。
“大隊長,卑職認為司令部的考慮是正確的。”
“綏遠晉綏軍即將出動重兵圍攻大同城,那時候駐蒙軍兵力會顯得非常緊張。”
“萬一活動在陽原境內的八路軍趁機冒出來搗亂,我們就會變得非常被動。”
“守城也不是,出城應戰也不是。”
“現在主動出擊,就算沒法兒重創活動在陽原境內的八路軍,也能給他們帶去不少震懾,讓他們在短時間內不敢冒頭。”
“這樣我們就能確保綏遠晉綏軍圍攻大同期間,陽原縣成不發生異動,讓駐蒙軍主力可以集中優勢兵力跟火力去對付綏遠晉綏軍,司令官閣下也不用在指揮作戰時分心。”
“那就打這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