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南爽快地答應了:“行,我這就給他打電話。”
幾天後,溫姍姍、孫雨瑤和阿南一起拜訪了李教授的實驗室。
實驗室裡擺滿了各種高科技設備,牆上掛著幾幅複雜的電路圖。
李教授是個五十多歲的中年人,戴著一副黑框眼鏡,看起來十分嚴謹。
“你們好,”李教授推了推眼鏡,語氣溫和,“我聽阿南說了你們的想法,機器人把脈確實是個有趣的課題。
不過,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尤其是‘切脈’,需要極高的精準度和經驗積累。目前的機器人技術還很難完全模擬。”
溫姍姍有些失望,但還是不甘心地問:“那有沒有可能做一個簡化版的機器人?
比如,它可以通過傳感器收集顧客的脈搏數據,然後進行分析?”
李教授點點頭:“這個倒是可行。我們可以設計一個機器人,配備高精度的脈搏傳感器和人工智能算法,
幫助初步判斷顧客的健康狀況。不過,最終的診斷還是得由專業的中醫師來完成。”
溫姍姍鬆了一口氣:“這樣就夠了!隻要能吸引顧客進店,剩下的交給我就行。”
李教授笑了笑:“那好,我們可以合作開發一個原型機。不過,這需要一些時間和資金。”
溫姍姍毫不猶豫地點頭:“沒問題,資金我來解決!”
接下來的幾周,溫姍姍和李教授的團隊開始了緊張的合作。
機器人被設計成一個古色古香的中醫形象,身穿長袍,頭戴方巾,手裡還拿著一把折扇。
它的“手腕”處裝有一個精密的脈搏傳感器,可以通過觸摸顧客的手腕來收集數據。
終於,原型機完成了。溫姍姍迫不及待地將它搬到了中醫館,
並在門口掛上了大大的橫幅:“中醫機器人首次亮相,免費體驗把脈服務!”
消息一傳開,立刻吸引了大量顧客。許多人好奇地圍在機器人旁邊,排隊等待體驗。
第一個體驗的是一位中年婦女。她有些緊張地伸出手,機器人輕輕握住她的手腕,開始“把脈”。
幾秒鐘後,機器人用溫和的聲音說道:“您的脈搏稍快,建議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中年婦女驚訝地瞪大了眼睛:“太神奇了!我最近確實工作壓力很大,沒想到機器人也能看出來!”
溫姍姍站在中醫館的門口,看著顧客們排成長隊,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機器人“把脈”的噱頭果然奏效,中醫館的生意一下子火爆了起來。
然而,就在她以為一切順利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這機器人根本就是騙人的!”一個中年男子突然大聲喊道,
聲音裡充滿了憤怒。他正是剛剛體驗了機器人把脈的顧客孫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