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話世界當小說家!
在神話世界當小說家正文卷第354章軒轅敬城請老祖宗赴死!在雪中悍刀行這本書中,氣運對武者來說是重中之重的東西。
氣運較武者和三教眾人以及練氣士,相當於頓悟,就是容易獲得刹那間頓悟。
比如以前武者觀滴水穿石,很難從中頓悟出什麼,王朝氣運入江湖後,再看可能就會比較容易的從中悟道。
舉個例子,這些人就是在一個池塘裡麵撈魚,本來隻有魚苗三兩條,撈到了升境,登天象入陸仙,沒撈到接著撈,撈到點蝦米也算不錯。
黃龍士引王朝氣運入江湖,就相當於加飼料加水肥,把魚苗弄成大魚,魚好撈了,可這一代把魚都老沒了,後輩就去撈蝦米了,所以後世陸仙絕跡天象也可能成絕響,竭澤而漁。
所以陸仙高手在這一代如雨後春筍冒出,但後世就慘了。
氣運在這本書設定中占了較大成分,這也是雪中的特色。
在雪中中三教聖人都得顧及氣數,因為他們的實力是通過氣數積累來的,可以說是竊取氣數。
像像洪洗象徐鳳年這種,前世今生都是了不得的人,徐鳳年在天上是真武大帝,前世是大秦皇帝,又是齊玄幀,氣運方麵種種原因,直接可以和整個北莽氣數抗衡。
他姐夫更直接就是呂祖轉世,天上仙人表示體驗很差……
所以雪中裡麵的氣數類似於一種有限的資源,積累這種資源越多就越強,甚至可以成為仙人。
說白了,雪中世界基本上都是那幾位在不停的轉世,階級固化,所以結局是玉斧送餘福上天後,斬儘天界釣氣運的神仙,從此天地的大門關閉,再無人可以飛升,也沒神仙可以下來。
人間的事情,人間人說了算,不被天庭乾涉,所以世間沒有大不平了,就不會不平則鳴,就不用再出現強大的人了,慢慢的,那些高來高去的高人也少了,再高也修煉不出大神通。
“氣運加身,我將無往而不利……”
融合了春秋十國殘餘氣運之後,徐樂有一種奇特的感受,就覺得自己想做什麼事情都能成功一樣。
這種感覺太美妙了,不過徐樂也暗暗告誡自己,要小心謹慎,不要沉溺於氣運帶來的無敵。
“時來天地皆同力,遠去英雄不自由。”
現在他氣運加身,自然覺得什麼事情都能做成。
一旦氣運消失,那他就會百試不順,淒慘無比。
《雪中悍刀行》繼續連載,軒轅敬城前往老祖宗所在的禁地。
他臨走之前對妻兒道
“冬季大學微山才會乾淨一些,咱們這個家實在是太臟了。”
“把這個家打掃乾淨,你們算是真正自由了。”
他現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引來大雨,徹底洗刷牯牛大崗上的汙漬,而不是像往常一樣隻下一場大雪,然後走向後山。
軒轅大磐看著軒轅敬城道“敬城,讀書可曾讀到與天地共鳴?”
軒轅敬城平聲靜氣道“是否天象,試過便知。”
在軒轅家族一言九鼎了足足一甲子的老人,近二十年得以返璞歸真,豪邁大笑道“我倒要看看你這不肖子孫,能否熬得過百招!”
不需再刻意苦苦壓抑境界的軒轅敬城抬手起一勢。
右腳踩出一步,左腳微微屈膝。
一手探出,一手回攬。
妙不可言。
看到這裡,讀者們心潮澎湃,激動不已,軒轅敬城隱忍二十年,這一刻終於崢嶸畢露。
“軒轅敬城,終於硬氣一回。”
“是啊,他窩囊了半輩子,明明是武道天才卻一心去讀聖賢書,喜歡了二十多年的女人不喜歡他,自己的女兒看不起他,家族人說他是廢物……如今他終於不需要再隱忍了。”
“軒轅敬城會是軒轅大磐的對手麼?”
“應該不如吧,軒轅大磐雖然道德敗壞,但他的實力卻是一等一的,他走的乃是和王仙芝一樣的以力證道的路子,其戰鬥力比之一般的天象更要強上幾分……”
“是的,軒轅大磐的實力不容小覷,就連李淳罡都認為軒轅大磐有望陸地神仙境……”
看著站在自己麵前的軒轅大磐,軒轅敬城說道
“年少時讀書讀到一句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當時隻覺得的確可笑,後來細細琢磨,以為將笑字該成敬字,也不錯。”
軒轅敬城收回視線,一手負後,一手伸出,大聲道“軒轅敬城請老祖宗赴死!”
軒轅敬城便很不客氣得不再去聽,而是轉頭遙遙望向女兒,這位書生一臉豁達笑意。
“好,好,好!”
“讀書二十載,一朝入地仙,莫道書生無膽氣,敢叫天地沉入海。”
秦明看到這裡,精神振奮。
軒轅敬城很對他的胃口。
修身在正其心。
莫道書生無膽氣,敢叫天地沉入海。
成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誌。
“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石開讚歎道。
軒轅敬城隱忍這麼多年,是因為膽怯麼?不,是因為他知道,匹夫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
真正的大丈夫,應該是一朝拔劍對天象。
“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軒轅敬城今天隻是替天行道,掃一掃徽山五百年積澱下來的塵埃,至於能掃幾分,看天意而已,半盞茶功夫,以天象境與老祖宗過招兩百一十六,老祖宗可曾有半點贏麵?又何必用言語壯膽?”
“我入陸地神仙了!”
突破後軒轅敬城七竅流血。
一直沉默的李淳罡歎氣道“這小子哪裡是儒生,分明已是儒聖了。”
讀者們也震驚了“軒轅敬城竟然成為儒聖了。”
雪中悍刀行中的聖人,不僅名望極高,實力也非常的強。
成為儒聖,也就意味著軒轅敬城達到了陸地神仙的境界。
成為儒聖之後的軒轅敬城,幾乎和陵江李淳罡,武帝城王仙芝並列……
當然,軒轅敬城和這二位差距還是很大的,軒轅敬城隻是高光一刻,後二人是真正的世間無敵。
”清明時分,你娘若不願上墳,青鋒不必勉強,既然不能相濡以沫,相忘於江湖,已是人生幸事。”
“打你出生起那曰爹便在老桂樹下埋下一壇酒,以後一年一壇,至今已二十三壇矣。私下取名女兒紅,可好?莫怪爹嘮叨多語,委實是這些年與你說話不得。”
聽到軒轅敬城這麼說,讀者們對他有了新的認知,他不僅英雄蓋世,還有兒女情長。
軒轅敬城緩緩跪下,朗聲道“天垂千象,地載萬物,皇天後土,軒轅敬城跪天地,以求死!”
“軒轅敬城求死!”
軒轅敬城的聲音回蕩不止。
不說徽山牯牛大崗,連那龍虎山近萬道士都清晰可聞。
天地動容。
軒轅大磐想要躍下大雪坪,卻被硬生生扯回紫雷光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