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雄偉壯闊,具有厚重的曆史沉澱,可追溯到上古三皇五帝時期,是冀近神靈之地。
“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
橫掃六合的秦始皇,雄才大略的漢武帝,都曾在泰山舉行過曠世封禪大典。
而在此之前,上古時期更早有七十二位帝王在泰山封禪。
先秦古籍《管子封禪篇》曾有記載“昔無懷氏封禪泰山,禪雲雲;伏羲封泰山,禪雲雲;神農封泰山,禪雲雲;黃帝封泰山,禪雲雲;堯封泰山,禪雲雲;禹封泰山……”
上古時期,諸多聖皇與古帝無一例外,皆選擇在此封禪,令泰山籠罩了重重迷霧,透發出無儘神秘氣息。
春秋時期,孔聖曾往來汲汲於泰山,尋覓上古封禪大禮的遺跡,但卻空留遺憾,未有所獲,弟子追問時難以回答。
……
葉凡眾人在酒樓休息了一夜,第二天開始攀登泰山。
一行人當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登臨泰山,唯有親臨此地,才能夠感覺到它的壯闊與雄偉。
山體分三層台階式地質結構,猶如登天台階,坐北朝南,山體通體打開,一條十公裡裡長的登天路,通向浩大的山體間,延至峰頂。
無論是遠望,還是近觀,都可以感受到那種磅礴大氣,讓人心懷激蕩。
在壯闊的泰山麵前,讓人有一種奇異的錯覺,自身微渺如螻蟻,甚至天上的日月星辰亦顯得微不足道。
這是一種震撼性的感覺,讓人心靈為之震顫。
林佳和葉凡同行,與他探討封禪的事情“自古以來,能夠在泰山封禪的的都是絕頂的帝王。”
“在古代,你沒有做出豐功偉績是不能泰山封禪的。”
“像秦始皇,漢武帝,光武帝,唐高宗,等人都是牛逼的君王。”
讀者們看到這裡深以為然的點點頭。
秦皇漢武以及光武帝,那無需多說,在本世界也是聲名赫赫的存在。
秦始皇,千古一帝,不解釋。
漢武帝,從他以後,這個民族以漢為姓。
光武帝,再造漢朝,被認為是古來最完美的皇帝之一。
至於唐高宗,本世界雖然沒有這個人,但他在徐樂的小說“附屬資料中”被多次提及,在他的治下唐朝版圖達到最大。
葉凡對林佳道“宋真宗也算牛逼的君王麼?”
林佳……
“泰山封禪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
“齊桓公稱霸以後想舉行封禪大典,經管仲勸說後,自知沒這麼大的福氣,放棄了封禪。”
“唐朝時,唐太宗李世民曾想到泰山封禪,魏征出來諫阻。當時李世民咄咄逼人地問“你說我哪裡不夠封禪?!”
“齊恒公春秋五霸之一,唐太宗,千古明君,他們想要封禪,都被人認為德行不夠。”
“但是宋真宗舔著臉要去封禪,真是厚顏無恥。”
“宋真宗?都記得澶淵之盟,這是何等的奇恥大辱?打贏了和彆人簽訂不平等條約,所以這完全是沐猴而冠。”
“自從宋真宗泰山封禪之後,後續的皇帝不管多厲害,都不想去封禪,丟不起這人了。”
讀者們看到這裡快笑噴了。
“這真是一泡屎壞了一鍋粥。”
“宋朝不但是朝代爛,皇帝更爛。”
“什麼臭魚爛蝦都能封禪了,後世皇帝自然不會去了。”
“如果李世民地下有知的話,肯定會吐槽,這丟人的玩意兒也能封禪?早知道這樣我就不該聽魏征的。”
“我記得光武上泰山都被嫌棄功績不夠大被後人嚼舌根了的。”
“確實不太夠。特彆是和秦皇漢武這種靠著硬實力拚下來的帝王來比。”
“劉秀更多是依靠地方豪強的力量,得天下非常快,但是缺點就是他的後代就慘了,東漢一堆皇帝活不到成年。”
“不是對豪強放縱,是天下就是豪強的。劉秀本質上就是豪強階層推舉出來的代表,從開始到結束東漢的財力軍力都是掌握在豪強手裡的。”
“豪強是曆朝曆代的“核心力量”,那麼曆朝曆代打擊土地兼並的皇帝們早就哭死了。知道漢武帝時期設置十三州刺史主要是乾嘛的不?”
“我都不知道宋真宗有什麼臉上去泰山之上,若上天有靈,聽見這癟犢子被人痛揍一頓還要年年送錢給人家,就這鬼樣還敢上來封禪,怕不是智障。”
“他以為封禪泰山的皇帝就是有臉的皇帝,卻不知道隻有掙下臉麵的皇帝才有資格封禪泰山。”
“按照純碎的曆史角度去看,宋朝還真不是正統的朝代,隻能類似東吳這樣的割據政權。”
讀者們議論紛紛。
“宋真宗怎麼有臉封禪?”
徐文對宋朝這個朝代以及皇帝都沒有好印象。
徐樂小說中的宋朝,有靖康之恥,國都被破,妃子公主淪為妓女,皇帝被人捉去,這是何等的奇恥大辱?
再說那趙構,在所有的趙氏皇族都被圍困在汴京城內之際,自己夫人也在汴京城內的情況下,他見死不救,帶兵回到應天府登基稱帝。
他眼睜睜的看著靖康之難的發生,兩代皇帝、無數女眷、滿朝文武,被金國遛狗一樣遛回金國。
他老婆也在奴隸之中。
而且他老婆當時懷有身孕,被金國將軍置於馬上,顛簸百裡導致流產,為娼為伶十數載,送回南宋時,已為塚中枯骨。
就這樣他都能忍。
除此之外,還殺嶽飛,自毀長城,向金國稱臣,自稱兒皇帝。
這宋真宗比趙構也強不到哪裡去,簽下澶淵之盟,還有臉封禪,真是無恥至極。
石開對秦明道“我覺得澶淵之盟還不錯,花費了三十萬兩銀子歲幣,換來的是開邊境得來的巨大的貿易收入,而且預估的軍費是三千萬兩銀子,夠交一百年保護費了,麵子上確實過不去,實際上狠狠的賺了一筆。”
秦明回答道“每年二十五萬兩銀子真的不多,真要和西夏全麵開戰,預估的軍費是兩千五百萬兩銀子,夠賜一百年歲幣的了,而且西夏和宋貿易每年都有巨大逆差,每年賺的錢比保護費多多了。
“每年五十萬兩銀子真的不多,真要和金國全麵開戰,預估的軍費是五千萬兩銀子,夠交一百年歲幣的了,而且金和宋貿易每年都有巨大逆差,每年賺的錢比保護費多多了。”
“每年五十萬兩銀子真的不多,真要和蒙古全麵開戰,預估的軍費是五千萬兩銀子,夠賜一百年歲幣的了,而且蒙古和宋貿易每年都有巨大逆差,每年賺的錢比保護費多多了。
“大宋占了這麼大的便宜,為什麼先聯金滅遼,後聯蒙滅金呢?是賺錢不香嗎?大宋君臣的腦子裡想的什麼啊?不是應該把賺錢放在第一位嗎?”
“賬不是這麼算的,首先三十萬兩銀子歲幣不是一個小數目。”
“其次在絲路斷絕的情況下,給掌握絲路的國家送去一年二十萬匹的優質絲綢,這資敵程度,也是沒誰了。”
“再算上河北鹽政被遼國走私鹽衝垮,讓銅錢大量外流,引發一係列經濟問題。”
“並且將華北地區大門打開,讓防禦設施難以修建。”
“除此之外,澶淵之盟最可恥的不是歲幣,也不是割地,而是與遼國約為兄弟之國。遼與宋成了兄弟,那就是並為正統,大宋主動放棄了華夏唯一正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