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話世界當小說家!
此刻,很多讀者在觀看《楊戩——人生長恨水長東》這本書。
哪吒等人目瞪口呆,三聖母解釋道“伏羲水鏡可逆轉時空,送人回到過去明察往昔,原是伏羲大神用來查看因果之物。如今滅神陣為寶蓮燈所控,水鏡也恢複到原來用途。”
“而金能生水,我們現在能安然無恙,大約是和這片金鎖關係極大。”
“這金鎖不是凡品,應是天庭金精所鑄,方才我們體內水氣沸滿,正好與此物相牽相吸,才得以撞進屋裡逃出生天。”
“若非如此,我三人比不得上古大神,必會被水鏡控製著流轉無休,落個魂飛魄散的下場!”
轉身欲去拿桌上金鎖,但明明手指已有了觸到鎖片的冰冷感覺,卻根本無法拿起。
沉香咦了一聲,也伸手來試,隻覺雖然可以看到並感受眼前外物,卻偏偏不能對之施加一分一毫的影響。
“這個情節寫的好呀,讓沉香等人明查往昔,這樣他們就能知道楊戩的一片苦心了。”
徐文讚歎道。
讀者們下麵的內容。
小楊蓮把玩著哥哥的衣角,喃喃呢呢地說著些什麼,楊戩耐心地陪著她低語。
一邊的三聖母目光中露出迷茫之意,這才想起小時候最離不得的,居然確實是這個二哥。
沉香等人看得頗為不耐,卻也無可奈何,隻有龍四呸了一聲,低聲道“假仁假義,這麼小就這麼會哄騙人。”
“楊戩可不是假仁假義,是你們誤會了他。”
陸武道。
“書中的我怎麼叫楊蓮,我叫楊嬋呀。”
楊嬋吐槽道。
讀者們下麵的內容。
楊戩得了蜂巢,回到破屋,收集蜂巢裡的蜂蜜,隻得了一碗,遞給了楊蓮。
楊蓮嘗了一口,香甜中略帶些酸,比連日來的野果,強不知百倍,不覺破涕為笑,“二哥,真好喝。你也來嘗一口?”
楊戩微笑道,“很好喝嗎?二哥已經喝過了,這一碗全是小蓮的。”
楊蓮喝完了蜂蜜,心中喜歡,連日來的奔波之苦,失去父母之痛,似乎都漸漸淡去。
她又纏著楊戩,說了幾個故事,方有些倦意。
楊戩照顧妹妹睡下了,看著她睡夢中,猶自露出笑容。
……
楊戩除了外衣,周身浸在了溪水之中。此時,已值深秋,山中的夜,又格外寒冷。
溪水已經是冰涼刺骨,但楊戩依然身體火辣辣地痛,月光照在他的身上,眾人看到,除了頭麵部和左手,身體其他部位,到處都是紅腫的蟄傷。
“楊戩真是個好哥哥,為了讓妹妹吃蜂蜜,弄的自己一身傷。”
“楊戩太驕傲了,哪怕被蟄了一身傷,也不與楊嬋說。”
“我也想有一個這樣的二哥。”
讀者們議論紛紛。
讀者們繼續往下看,楊嬋被蝮蛇妖咬傷,秦老夫子說無藥可治,讓他準備後事。
楊戩不想自己的妹妹死,於是他將采藥用的砍刀架到了自己的頸上,逼問秦老夫子“夫子,我再請問您一句,我這妹妹到底還有沒有得救?”
秦老夫子告訴楊戩“蝮蛇妖非尋常毒蛇可比,它已成精,不知害過多少條人命。令妹隻是吸入它噴出的毒霧,便中毒至此。”
“不錯,蛇蛻入藥,配以紫花、地丁、當歸、大黃、赤芍藥、金銀花、黃芪、甘草,連服三日之後,確可壓抑毒性。”
“隻是這種虎狼之藥效力凶猛無比,以令妹如今的情形,又如何經受的住?”
楊戩愣愣地站在當場,失魂落魄一般。突然,他抬起頭,目光中有著堅毅之色,沉聲道“夫子,我聽你說過,藥力太猛的話,可以由他人以自身為藥引過渡……”
不等他說過,秦老夫子已連連搖頭,說“這怎麼可以!”
“此藥本身便是凶猛難當,你若以自身為藥引過渡,劑量勢必又要加大數倍,你當自己是鐵打的身子?”
楊戩淡淡地道“這個我有分寸。不過,夫子,你這方子隻能壓抑毒性,那麼,又當如何除根?”
秦老夫子無奈地道“我這方子可將毒性逼於一點,而後再服下蛇街草,便可根除。”
“但是,這法子說了也等於未說,蛇街草都是生長在蛇穴之內,毒性不同,藥效也是大異。
那蝮蛇妖何等凶殘,又豈能容人取到它穴中的藥草?”
楊戩最終選擇以自身為藥性引渡,承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但他不在乎,在他心裡,妹妹的安危最重要。
“楊戩太男人了,他願意為了自己的妹妹付出一切。”
“好想擁有一個這樣的哥哥。”
“看的眼淚都出來了。”
讀者們議論紛紛。
讀者們下麵的內容。
讀者們繼續往下看,楊戩為了徹底治好楊嬋身上的蛇毒,孤身闖入蛇穴,取得蛇銜草。
就在他得手的時候,蝮蛇妖向他發起突襲,他經曆一番生死搏殺才殺掉蝮蛇妖。
殺死蝮蛇之後,楊戩隻恐再生枝節,不敢逗留,匆匆向山下奔去。
初時腳步不穩,卻是越走越快,越走越疾。
三聖母看著楊戩急急奔走,卻有些走神了,歎道“二哥這次救我,原來如此凶險,可是回去之後……”
小玉“回去後怎麼了?他不是拿著蛇銜草去救你嗎?”
三聖母點點頭又搖搖頭“我那時還小,又不知那是救命的草藥,突然被叫醒,便哭鬨了一番。可二哥,二哥便因此發了好大脾氣!”
悠悠一聲歎息,她向眾人說起當日後事,“二哥回到住處,逼我吃了藥後,便將我鎖在房中。
“後來下了雨,風大,屋裡又黑,我身子弱,怕極了,拚命敲門,一遍遍求他,保證再也不鬨了,一定會聽話。可他就是不理我……”
想起在華山被囚的日子,三聖母更是幽怨,“我那時就該明白,他是鐵石心腸。我不該求他,再哀求他也不會放過我!”
然後,她發現自己是誤會了楊戩,楊戩不是不肯應她,而是暈過去了。
“楊戩為楊蓮做了這麼多,楊蓮卻一直誤會他,良心被狗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