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奶爸幕後天王!
春晚
這個充滿傳統色彩和家國情懷的盛宴,
曾經是大家每年除夕夜的必看節目。
它伴隨著億萬觀眾的歡聲笑語,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與情感。
秦銘小時候守在電視機前看春晚,最期待的節目不是歌舞、不是相聲、當然也不會是戲曲。
是趙奶奶還有本山大叔的小品。
他們有很多經典作品,每一部都讓秦銘開懷大笑,記憶猶新。
雖然趙奶奶已經因病離世,但她多年前的作品仍然讓大家津津樂道。
甚至曾經有網友用其中的一句台詞,識破了潛伏的間諜。
對,就是這句“宮廷玉液酒!”
您彆控製,聽從內心的聲音。
報價吧!
是不是?
這就是經典作品的魅力。
秦銘決定在燕京台的春晚舞台上讓經典重現。
可在演員的選擇上,秦銘有些撓頭。
於是,隻得用出大召喚術。
銘軒大廈
李紅梅推門進了秦銘辦公室,一屁股坐在沙發上。
“什麼事兒,我忙著呢。”
王玉溪跟著顧嘉出發去泰國拍電影。
公司裡的事情雖然有方含玉幫忙,但李紅梅還是忙的昏天黑地。
秦銘笑著道“梅姐,我需要一個小品演員,你幫幫忙?”
李紅梅見秦銘找他真有正事兒,便也不在抱怨“什麼要求?”
秦銘道“60歲左右,女喜劇演員,最好是唐山口音。”
李紅梅狐疑的望向秦銘道“你這什麼小品啊?還要求口音。”
口音是秦銘的執念,不可能放棄的。
秦銘笑道“梅姐,幫幫忙!好好想想。”
李紅梅沉思片刻道“我還真想不到。”
見秦銘一臉的失望,李紅梅便道“你不是和話劇團的馮老師關係很好嗎?她團裡的演員應該可以輕鬆拿捏吧?口音什麼的學幾天就好了啊!”
找話劇團?
秦銘開始的時候也想過。
但話劇更注重故事的深度和思想性,而小品則更側重於幽默效果和娛樂性。
話劇團的演員未必能願意放下身段來演小品。
而且也秦銘擔心他們演不出喜劇效果。
秦銘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李紅梅笑道“不試試怎麼知道!?問問唄!”
秦銘想想也是,打個電話問一下吧。
李紅梅見秦銘去打電話了,丟下一句“我去忙了,不行的話我再幫你找人。”
說罷便走出了秦銘的辦公室。
秦銘摸出手機,撥通了馮巧珍的電話。
“小秦?”馮巧珍驚喜的聲音從聽筒中傳來“是不是要帶芊芊和楠生來家裡呀!?”
秦銘尷尬的說道“馮阿姨,芊芊和楠生去學校了。是我有事想請您幫忙。”
“你看我,都忘了。我們芊芊和楠生已經是小學生了。”馮巧珍笑道“什麼事兒,說吧!”
秦銘稍微組織了一下語言道“馮阿姨,我接了燕京台的春晚。有個小品,咱們團裡能幫幫忙嗎?”
馮巧珍聽後愣了一下道“你是說想讓我們團排個小品,上燕京台春晚?”
秦銘不太好意思的回了句“嗯!”
馮巧珍笑著說道“你先把劇本發給過來吧。提前說好,太爛俗的我們可不接哦。”
秦銘當然明白,夏國國家話劇團。
如果是純為了搞笑的爛俗段子,人家是肯定不願意幫忙的。
秦銘忙回道“好的,我這就給您發過去。”
馮巧珍掛斷電話前還不忘囑咐秦銘,周末要記得帶芊芊和楠生來家裡玩。
秦銘又打給呂瀚翔。
本山大叔的小品演員就交給燕京台來找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