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的家人對李白極其不滿意,覺得他除了會寫點酸詩掙錢的門路一點也不會。
而李白的夢想是周遊世界,並不是單調地掙錢養家糊口。
於是乎,這一對戀人就以性格不合分手了。
李白和楊玉環分道揚鑣之後兩人的生活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李白越過越窮,而且沒有女人,隻能跟長安城裡的一幫無賴流氓混日子,吃了上頓沒下頓。
而楊玉環就截然不同了,坐直升機一樣步步高升,先嫁王子後嫁皇帝。錦衣玉食,呼奴喚婢,要多風光就有多風光。連她血淡於水的親戚都跟著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所以說楊玉環家養的一隻雞論地位和成仙程度都比李白高。
當然,超然物外,喝醉酒就感到幸福的詩仙李白並不是那麼在意榮華富貴,有當然最好,沒有也不強求。
但是,一想到曾經的戀人如今高高在上,與他相比簡直就是一個天一個地,心中難免酸溜溜。最主要的是,單單靠他自己是無法在這個黑暗的社會中實現政治抱負的。
要想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必須要有貴人幫助才行,而楊貴妃無疑就是他心目中最貴的貴人。
天寶二年,李白詔翰林院,不久便將這一好消息曲折通幽地通知了楊貴妃,就是想讓楊貴妃覺得自己不是故意讓她知道的。
那年春天,皇宮裡的花兒開得特彆鮮豔。
老態龍鐘的唐玄宗和豔麗的楊貴妃在花園裡遊玩。
麵對這麼美好的景色唐玄宗居然吟不出詩來抒情一番,讓楊貴妃深感無趣。
悶悶地走了一段時間之後,楊貴妃忽然想起了李白,以前李白總能將她和優美的景色融進詩意裡麵,讓她回味無窮,於是派人將李白叫過來。
經過多年歲月的洗禮,楊貴妃對於老情人李白的感情已經平淡如水了,即使再次相見也激不起任何的波瀾,情感的世界沒有誰離不開誰。
楊貴妃叫他來確實也想知道他的近況,但讓他娛樂自己和皇帝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沒怎麼寒暄就命令他寫詩助興。
李白寫了一首《宮中行樂詞》,裡邊有兩句是這樣的,“隻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
深得楊貴妃和唐玄宗的欣賞。
他也得到了獎賞。
楊貴妃見他沒什麼衣服穿冷得瑟瑟發抖,便體貼地賞他一件宮錦袍。
令李白感激涕零,曾經的又死灰複燃,十分後悔當初跟她分手,內心希望如果兩人能夠重新再來一次該多好。
以後楊貴妃單凡有什麼娛樂活動都會叫上李白,把李白當成開心果。
不幸的是,李白並不開心,有種我心照明月明月照溝渠的感覺。
他費儘心思,腦細胞都累死無數,最後發現快樂是屬於楊貴妃和唐玄宗兩人的,他根本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工具。
他開始鬨彆扭,不想充當彆人的笑料,竟敢天子呼來不上朝。
其實要不是楊貴妃念舊情罩著,早被拉去砍頭了。
後來他覺得這樣做也不合適,不忠君反而會落下一個逆賊的名聲,乾脆把氣撒到高力士和楊國忠身上,每回寫詩都要高力士幫他脫靴子,要楊國忠幫他磨墨。
高力士和楊國忠表麵上不跟他計較那是給皇帝和楊貴妃麵子,不想掃興而已。私底下都在說李白的壞話。
楊國忠對唐玄宗說“李白是個酒鬼,整天神誌不清的,不能讓他做官,會草菅人命的。就算不出人命也是冤假錯案一大堆,害皇上失去民心。而且李白揮霍無度,說什麼千金散去還複來。照他這樣子做事國庫連根毛都不會剩下來。”
唐玄宗深以為然,他一向都很聽從宰相楊國忠的建議。
高力士對楊貴妃說“那個酒鬼在《清平調》裡拿趙飛燕跟您作比較,表麵上是讚美你們長得美深得君王的喜歡,其實是諷刺您太胖了不夠人家漂亮。趙飛燕骨瘦如柴跟您哪有可比性,本朝的人都認為瘦的不如肥的,李白的意思還不夠明顯嗎,就沒有其他的胖美人和您相比嗎。而且那趙飛燕多慘啊,他在詛咒您跟她一樣呢。”
楊貴妃亦深以為然,她一向覺得李白嫌她太肥。
唐玄宗和楊貴妃都生氣了,後果很嚴重。
李白被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再也不能實現指點江山的政治抱負了,而且從此不能再定居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