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占榮可是他們督察院的巡鹽禦史,竟然就這麼被人殺死在了任上,這對他們都察院的聲譽造成了極大的損害。
“不錯,身為地方官員治理一方平安,竟然任由鹽幫在當地作威作福,這些州府的父母官必然要接受懲罰。”吏部尚書佐鳴揚讚同,這是挑戰朝廷的權威。
“啟稟皇上,此次一定要重罰那些犯官。而那些玩忽職守,懦弱無能的官員也應當受到懲戒,以同謀罪論處,以儆效尤,整肅朝綱。”首輔林居暉也憤慨地道。
都察院每位官員都義憤填膺,這些年他們督察院損失了多少名巡鹽禦史?這些朝臣除了會動動嘴皮子,在背後扯後腿,還會乾什麼?而他們都察院可是深受其害。
“皇上,可是販賣私鹽屢禁不止,今日沒了陳嘯天,他日也會有張嘯天,李嘯天,總之還是很難杜絕。
再者就憑陳嘯天一介悍匪,就有本事拿捏江南鹽道?其中除了這些犯官官官相護之外,肯定還有什麼勢力將他們勾結起來。”戶部尚書杜意坤道。
“哦?那杜愛卿覺得是什麼勢力的?”皇上問道。
杜意坤一時語塞,他哪知道是什麼勢力?又不是他去查案的,他如何知曉?
“皇上,臣的意思是讓江宥幀徹查此案,不要留有殘餘,否則將來藕斷絲連,又是一大禍患。”
“江愛卿在奏折中確實提到有一個神秘組織在操控,隻是當時涉案人員都被滅口了。線索中斷,要想再追查,還需得花些時間。”皇上思忖。
“皇上,那就讓江宥幀徹查清楚再回京城,否則豈不是放虎歸山?”兵部尚書隨元朝也提議。
在一旁聽著的二皇子忍不住抬了抬眼皮,他看這些人就巴不得江宥幀不回京呢!
“此案不急,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朕今日要說的,而是改善販賣私鹽的新策。”
眾人驚訝,禮部尚書羅承奕問道:“皇上可是有良策?”
“之前有茶引策,那鹽引策為何不可?江愛卿已經寫了一份粗略的新策概括。”
皇上說著指向林居暉,後又拿出一封奏折,“林首輔,再將這一封奏折讀一讀。”
林居暉驚疑地接過,眾人也眼巴巴地盯著那封奏折。
隨著林居暉將奏折讀完,眾人越聽眉頭越皺緊。
“啟稟父皇,聽江宥幀的意思,是將鹽分出一部分給商賈售賣。而每一位商賈要將鹽賣往何地,都需要一份鹽引。
這份鹽引就是朝廷的鹽稅,兒臣覺得此計可行!”四皇子立刻表態。
“臣反對!鹽是生存的根本,臣以為鹽必須掌握在朝廷手中,一旦落入那些商賈手中,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利用鹽做什麼不利於朝廷之事?”隋元朝立刻跳出來反對。
照他的意思使這些都必須掌控在朝廷手裡,一旦分出權力,後患無窮。
“隋大人,商賈販賣食鹽隻是一小部分,就如同茶引一般。江侍讀提出,讓當地有實力的商賈購買糧草送往邊關,從而獲得在本地或地方範圍之內食鹽販賣的資格。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省去官府運送糧草的成本,節約國庫開支,也可以讓商賈有利可圖,豈不是兩全其美?”
二皇子卻是心中讚歎,不愧是江宥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