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女妃!
途中經過幾個村莊。一路上,看到很多百姓抱著包袱、攜妻帶子、四處逃跑、奔走相告。想來李世民及時撤走村民的命令已經傳到了。
曆朝曆代,江山飽經戰火曆灼,焚遍荒野,多年之後仍舊青山不改水長流。戰事托出無數功臣名將,從此一夕凡子平步青雲立於金磚玉殿之上。這諸般種種,受苦的終究是百姓。拋家傍路、顛沛流離、鄉庭破敗是亂世賦予無辜人們的原罪,推也推不得的。
“文靜兄,出城已經數十裡地,該停下了。若是太接近敵軍,隻怕短兵相接啊!”殷開山擦一把額頭上的汗說道。
劉文靜看殷開山一眼,“怕什麼!我這幾日派了探子去勘察。薛軍內部一切如常,並沒有整頓軍隊作戰之想。”
“可是我們隻帶了五千騎兵出城,戰馬質量參差不齊。那薛舉卻戰馬極多,騎兵又帶著羌胡民族之風,野戰定然占了上風無疑!這個險冒不得!”
劉文靜聞言竟笑起來,“開山,你就是如此讓人佩服不起來。”說完徑自甩動韁繩疾行而去,留下殷開山在原地氣怒難耐。
劉弘基眼看劉文靜向著先鋒軍跑遠,悄然驅馬至唐儉身側,讓兩馬並行。“唐兄,我們出城已經數十裡了,再走下去,怕是前路難測啊!”
唐儉表情嚴肅地點點頭,“你說的極是。隻是劉文靜元帥若執意前行,我們也沒有辦法。還有十裡餘地,你先回去。若是過了十裡仍舊前行,我等隻能力勸。”
劉弘基點點頭,不再多言,驅馬趕至弓箭手部隊前。看著逶迤綿長的行軍隊伍,心下有些摸不著底。
守城的士兵正自懊惱沒能圓滿完成任務,被一個女子搶出城去。隻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守在城門口,唯恐再被人闖出去。
遠遠地傳來一陣馬蹄“噠噠”聲,放目一望,一道白色身影禦馬淩風而來。人未至,冷冽的氣息已然襲來。雖隻有單人一騎,氣勢仍舊鋪天蓋地席卷人心。
待那人飛速掠近,守衛看到他的麵容不由大驚,雙膝一時發軟,登時跪在地上,顫抖著聲音高喊,“恭迎秦王回城!”
李世民目不斜視,身形如風,快速馳進高墌城。
一個烏衣騎士飛速迎上李世民,來不及下馬,在馬上俯首鞠躬稟報。“秦王,末將已查探清楚,劉文靜元帥和殷開山元帥儘攜八大總管出城去了!目前已經快要行至淺水原!末將已經傳了信兵告知劉文靜元帥秦王已回城,請大軍暫且停行!”
李世民冷冷盯著城門口方向,“做得好!城中還剩多少兵力?”
那烏衣騎士不敢回答。
“說!”
“城中能用兵力隻剩……隻剩七千……”
李世民微一閉眼,旋即睜開。灼灼的光芒自他眼中迸出,“今日勢必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是生是死,天命自安。”
又行了七八裡路,劉弘基漸漸有些焦灼。回頭看一眼唐儉,仍舊端坐馬上。正自為難之時,忽然軍旗揮舞,角號奏響,一個佩甲傳令兵手持令符,騎著快馬略過軍隊,高喊,“元帥有令,暫行至此!即刻布兵列陣!”先鋒軍漸漸停了下來。作戰主力中軍部隊也隨之慢慢停下,劉弘基心下一鬆。
八大總管將自己所領兵士帶到各自方位。劉文靜笑意滿盈,喊一聲“擊鼓!”登時鼓聲大噪,旌旗飛揚。士兵們的呼喝聲隆隆傳來,在空闊的淺水原仿佛蕩到天邊又彈回來,氣勢雄渾,激情蕩漾。
“劍陣!”劉文靜又吼一聲。
數萬步兵依次走出,甲光向日,金鱗洞開。似是一條巨大的鐵獸,堅不可摧。冷冰冰的重甲相互摩擦,發出令人難耐的刮磨聲,卻是世間最好的助陣樂,刺激著士兵們蠢蠢欲動的心。
“箭手!”命令一下,劉弘基揮起赤白相間的義旗,弓箭手隨旗而動。豪情萬丈地張弓搭箭,仿佛是對準了敵軍,淩厲的殺氣自軍中激射而出。
“好好好!非常好!”劉文靜朗聲大笑。殷開山在旁倒是麵無表情,不出言阻止,也不布置兵事。
“報——!秦王已回城,請大軍暫停,等待下達命令!”一騎飛馳而至,身上隻是布衣還沒來得及披甲,可見來時十分急迫。他跪在劉文靜麵前,雙手疊握,大聲稟報。
劉文靜聞言,眉頭一皺,粗聲問道,“是秦王下的令?”
那騎兵遲疑了一下,“回元帥,是張副將讓在下火速傳信與劉元帥和殷元帥!”
劉文靜冷聲一笑,“混賬東西!區區一個副將竟敢亂傳軍令,你回去告訴他,等大軍回城,定是死罪難逃!”
劉弘基和唐儉互看一眼,各自眼中都是心事陳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