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溪安心裡,也是非常感動。
秘籍頁數不多,一共十九頁。
李溪安看的很慢,不知不覺,就過了一夜。
說來奇怪,自得到了狐仙饋贈後,他的精神就非常好。哪怕是一夜沒有合眼,第二天仍舊顯得是精神抖擻。
“還是年輕啊!”
明五常吃著火車上的飯菜,笑嗬嗬道“老朽年輕時也是如此,一整夜不睡,第二天也不會感覺疲憊。現在,確是真的老了。顛簸了一夜,就全身酸痛。”
“學生也是如此。對了,學生這裡有一個方子,能起到補身效果。不瞞先生說,犬子小時候身體羸弱的緊,就是靠著著補元湯,才慢慢好轉。待會兒學生寫下來,先生回去後可以照方抓藥,說不定能有一些效果。”
“心湖還通醫術?”
“略知一二。”
“那不知,在心湖看來,是咱們這九州醫術好,還是夷人的醫術高明呢?”
“這要看怎麼說。”說起醫術,李彥就沒了那麼多的顧慮,“夷人醫術,主要是借助外力,雖見效奇快,但多治標不治本;我九州醫術,曆經數千年積累沉澱,那是無數先人的智慧結晶。我們主張標本兼治,從根本找病因。一個好醫生,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才能有所建樹。不似夷人醫術,借助外力,學個幾年就有效果。”
“那心湖覺得,是咱們九州醫術高明嘍?”
“那是自然!”李彥笑道“身為九州人,難不成不相信老祖宗的傳承,而去相信那些夷人?學生也見過一些夷人治病的手段,見效確實快,但借助藥品居多,對元氣傷害太大。相比較起來,當然還是咱們高明。”
李溪安突然插了一句,“說穿了,夷人的醫學研究,最終目的是為了賺錢;而我們,則是為治病救人。九州醫術如隱士,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而夷人更喜歡炒作和宣傳,為的是能賣出更多的藥品來賺錢。”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明五常和李彥頓時眼睛一亮,看向李溪安。
“好詩句啊!”
明五常則道“賢侄,你這詩句,從何而來?”
李溪安暗自吞咽了一口唾沫,道“不過是晚輩妙手偶得,令先生見笑了。”
他忘記了,這個世界,並非他原來的世界。
雖然軌跡相似,但有太多細節不同。這個世界,沒有唐宋元明,自然也就不會有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當然了這個世界也有流傳千古的名篇,也有膾炙人口的詩詞,但卻沒有李溪安前世所熟悉的那些文章……
腦海中,閃過了一道靈光。
似乎,有搞頭啊!
李溪安雖然不是計算機,也記不得前世所有的文章。
可一些耳熟能詳的,還是可以抄寫下來。
蠱師,不能展現出來,那麼一個文抄公的身份,是不是能夠給予蠱師更好的掩護呢?
李溪安有點心動了。
“心湖啊,令郎才學,非同一般。如果不去讀書,那實在是太可惜了。不如這樣,老朽願做中人,推薦令郎來粵州大學學習。隻要他好好學,將來一定能出人頭地,為我九州揚名。”
“這個……”
“心湖可有為難?”
“不瞞先生,確實有點難處。”
明五常很豪爽說道“若你信得老朽,不妨說來,說不定老朽也能幫襯一二。”
“這個嘛……”李彥露出為難之色。他沉吟片刻,低聲道“犬子沒有真正進過學。”
“哦?”
“犬子八歲之前,在私塾啟蒙。八歲之後,因身體原因,就沒有再進過學。他今之所以能出口成章,賴他平日裡喜歡讀書。我們那邊的夫子家中有萬卷藏書,他沒事就會去找夫子借閱。說來慚愧,學生也不知道他讀過什麼書,也不清楚他現在到底是什麼水平。若不是他今天表現,學生甚至不清楚,他還有這般才學。”
“如此說來,他是自學成才?”
“算是吧。”
明五常兩眼放光,看的李溪安有點心虛。
“這其二呢……”
“還有其二?”
“不瞞先生,我父子如今,是在逃亡。”
“啊?”明五常大吃一驚道“是何緣故?”
李溪安也嚇了一跳,以為李彥要自爆身份。
他剛要開口阻止,李彥已說道“我父子本是南湘人氏,在府城得罪了權貴,以至於不得已,才逃離家鄉。此次來粵州,也是想要投奔親戚,求一安身之所。至於進學,學生擔心若暴露了,到時候會牽累到先生。”
你個戲精!
看著李彥那滿臉的愁苦之色,李溪安不禁在心裡偷笑。
老爹,真的是成熟了!半真半假,會演戲了,也會說瞎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