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上輩子李雲橋就是靠擺地攤才成了江師建校以來最有名的二道販子。
襪子,鑰匙扣,小賀卡那是小打小鬨,到了2010年前後,就開始鼓搗限售版的鞋子,衣服甚至演唱會的門票,成了一個地道的老黃牛。
大學畢業那一年,
其他人各奔前程的時候,這家夥已經在省城開了工作室。
到了畢業第三年,
李雲橋就成了宿舍四個人裡麵第一個買大奔,第一個買房子的,可以說是人生贏家的雕刻版。
洪晟覺得,
重生發家致富的第一桶金,在洪大軍的轉租事業還沒到收獲之前,十有八九還要靠李雲橋的地攤才行。
因為地處市郊,江師的商貿供應其實是不大方便的,而且學校的第一個外包超市還要到2010年元旦的時候才開業。
在此之前,
學校裡學生日用品的來源基本上都是靠學校後麵鬆崗上的幾個小賣鋪。
價格死貴不說,
能選擇的餘地還少之又少。
一入秋,這眼看著馬上氣溫就要降下來了,這個時候擺地攤,一準兒是一個大生意。
洪晟記得08年入秋後,不少學生就是靠擺地攤掙到了人生的第一筆收入。
自己先知先覺,
這種白撿似的機會,如果不用起來,好像有點說不過去。
“還行,比市裡麵便宜很多,我打算先整一批鑰匙扣、指甲刀卡套什麼的回來試試。”
一說到擺地攤的事情,
李雲橋完全就跟變了個人似的。
洪晟知道,李雲橋就是那種天生要做生意的人。
“狹隘了!”
沉默了半晌,
洪晟突然來了一句。
“啥?”
李雲橋有點沒懂。
“我說指甲刀,卡套什麼的,範圍太小了,這一入秋,馬上氣溫下降,我倒是覺得你應該整一批用得上的東西,例如襪子,棉鞋什麼的,等天氣再冷一點,還可以搞一點毛毯,暖手寶之類的東西。”
08年的大學生,雖然偶爾也有家庭條件上檔次的,但是絕大部分還是普通人,買這種東西不講究什麼牌子。
一句話,
能買多就不買少,
能買便宜,
堅決不買貴。
更何況江師本來就不是什麼名校,來這裡讀書的多半是工薪階層家庭的孩子。
“對啊,我怎麼沒想到,老洪你家裡不會也是做生意的吧?”
李雲橋仿佛找到知己。
洪晟翻了翻白眼。
老子好歹是重生過來的,互聯網沒錢搞,股市進不去,擺個地攤還不是隨隨便便。
“那我周末去看看!”
李雲橋有些意動。
“周末太晚了,保不準有人搶在你前麵,昨天我就看到有人在鬆崗的步道那裡賣晾衣架洗臉盆,明天不是隻有上午兩節課嗎,上完課我陪你去一趟。”
洪晟想了想,
決定說乾就乾。
時間等人,
但是賺錢不等人。
一個字,想掙錢就是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