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不止是導演啊!
小成本電影最大的缺點就是畫麵看起來粗製濫造。
如果劇情再拉胯,那基本上就是沒救了。
《鬼影實錄》的開頭在交代背景,觀眾會覺得過於平淡。
但好在新穎的拍攝方式彌補了這一點。
但後麵的劇情就仿佛坐上了高速列車。
整部電影的氛圍非常陰森恐怖。
《鬼影實錄》裡有大量的恐怖的音樂和音效。
強烈的不安感、驚悚的場景和角色表現等諸多元素被江培安發揮的淋漓儘致。
江培安通過不斷地調動觀眾的情緒,增強了觀影時的緊張感和恐懼感。
受限於手持dv的拍攝方式,整部電影的畫麵很多時候都非常模糊。
加上搖晃的畫麵和劇烈的鏡頭變換,使得在場觀眾無法安心觀看。
但正是這種手持攝影機的方式拍攝,模擬了真實的記錄式鏡頭。
增加了觀眾的代入感,使得恐怖氛圍更加逼真。
另外一點不得不說的就是胡婧的表演。
在江培安的悉心調教下,胡婧麵對鏡頭時的倉皇無措以及全程表現出的不安讓人看著格外的心疼。
驚恐的表情和姣好的身材曲線,頓時讓人感覺腎上腺素暴漲
經常看偽記錄恐怖片的觀眾大概都知道電影裡女性角色的作用。
通過尖叫、表情動作等極大的烘托恐怖氣氛。
如果沒有實體鬼怪出現的話那麼女孩必定會被附身營造恐慌。
……
江培安坐在第一排,不時的注意著後排觀眾的反應。
《鬼影實錄》不是那種某個場景平靜安寧,突然出現一個突兀的影像。
例如鬼魂、怪物、僵屍等,讓觀眾驚恐不已。
也沒有常規恐怖片中利用各種手段來製造緊張和恐懼的氛圍。
例如追逐場景、血腥場麵、恐怖的環境等。
它就是在單純的記錄一個故事,用第一人稱的視角一點一點的去剝開劇情的迷霧。
所以觀眾的反應談不上激烈,更彆說尖叫、嚇得顫抖這種出格的表現。
唯一讓觀眾大罵“fuck”情緒失控的鏡頭出現在影片結束的時候。
胡婧突然對著攝像頭割開了自己的喉嚨那一幕。
但讓江培安感到欣慰的是,在電影播放的過程中,沒有一個人離席或者上廁所的事情發生。
這大概就是後世人們評價一部好電影常說的
全程無尿點。
……
影片放映結束,影院裡響起了陣陣掌聲。
江培安帶著主創人員上台發言。
趁著主創們發言的時候,台下一名白人正在隨身帶著的小本子上寫著
“一部華夏導演帶來的小成本恐怖片。
劇情非常緊湊,如果你能堅持到十分鐘之後。
但顯然年輕的華夏導演忽略了一點,這樣的作品就像它的成本一樣,難以在戛納這樣的舞台掀起水花……”
停筆,合本。
白人名叫居伊·巴克利,是《驚恐》雜誌的編輯。
在戛納影展舉辦期間,會有許多雜誌社的編輯在各個影院穿梭,為影迷們推薦各種精彩的電影。
而《驚恐》便是一部銷量還不錯的小眾雜誌,雖然比不上大型雜誌恐怖的發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