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都讓開,我要開始……_我可不止是導演啊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可不止是導演啊 > 第一百四十八章 都讓開,我要開始……

第一百四十八章 都讓開,我要開始……(1 / 2)

我可不止是導演啊!

第148章都讓開,我要開始……

華夏電影論壇,由中影集團牽頭在京舉辦。

論壇的主題是華夏電影生存現狀以及如何更加蓬勃發展。

大會一共開啟兩天,邀請了一些知名導演、編劇、製片人以及各大電影民營公司參加。

現場大概來了五六十名人,有不少的熟悉麵孔。

他們分彆在電影行業各個工種裡做著不同程度的貢獻。

有成名已久的大佬,也有小有成就的電影新銳。

江培安和一乾導演坐在導演區域,看著台上不停發言的業內人士。

對於本次論壇的主題,許多人都有不同角度的解讀。

事實上,電影作為文化產業的排頭兵,在這幾年裡在不停的尋求新的方向。

2000年初,院線製改革準備啟動伊始。

如何做院線?如何建電影院?國內大部分的影視從業人員都不清楚。

去美國考察回來,每個人都拿到一本厚厚的書。

書中論證了在美國一座城市,人口密度、文化程度、聚集度、人均收入達到怎樣的水平時,建電影院能5年內收回成本。

而華夏正好趕上了電影加速度階段,3年內全部收回成本。

所謂院線製就是不同的影院,跨區域、組合、放開的體係。

網格化的密度,規模化的力度,誰有本事誰去建,這個改革尤為重要。

電影發行領域開始向民營公司鬆動。

院線製改革則徹底打破了原來的壟斷發行體製,為市場帶來活力。

隨後製片業改革啟動,一係列降低門檻的措施提出,為華夏電影的供給端了活力土壤。

所謂改革方向清晰,就是堅定的走電影產業化發展道路。

沒有人說電影不應該是產業了。

因為電影本身就是工業,在國際上也是產業。

要想跟國際接軌,走向國際,必須是產業對產業的對話,否則談何電影的國際競爭力?

“同誌們啊,我們正在經曆最艱難的時期,一部電影放兩場、三個人看。

去年華夏電影年票房大概在9個億左右,觀眾人次750多萬左右。

有效銀幕3000塊左右,我們加‘左右’兩字,是因為很難統計。

有很多影院白天賣羊毛衫,晚上放電影……”

台上,一名穿著西裝的中年男子正在發表講話。

又是一個大佬。

江培安坐在台下看著正在發言的男人,任中侖。

這位是未來的上影集團的掌舵人。

在位期間出品了《天狗》《2046》《三峽好人》《亮劍》《愛情公寓》等後世知名影視劇。

……

聽著台上大佬們的侃侃而談,江培安心裡很是感慨。

記得後世2018年左右,電影行業形勢一片大好。

當如火如荼的暑期檔已接近尾聲,僅8月1日——20日,華夏電影票房就超過50億。

這個數字是2001年全年票房的6倍多,而這一年是華夏電影體製改革啟動的元年。

站在後世的角度看今天,相比於社會、經濟的其他領域,電影改革史並不長。

但改革帶動發展,發展證明改革。

種種發展成就足以印證,啟動時間雖不長的華夏電影改革行之有效。

華夏電影產業從無到有、從凋零到振興。

華夏電影市場也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華夏有了向著“建設電影強國”宏偉目標奮進的底氣……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第一天的會議正式結束,江培安和幾位業內大佬打了聲招呼後便朝著會場外走去。

“培安。”

後麵有人喊,江培安回頭看去,隻見韓山平帶著一乾人等走了過來。

在韓山平身旁還跟著一個“年輕人”。

江培安瞅了一眼,立刻就有了印象。

“培安,我給你介紹一下,陸釧。

他可是陸天名老爺子家的公子,也是一個極為優秀的青年電影人。”

韓山平來到江培安身旁,指著身旁的“年輕人”給江培安介紹道。

“幸會。”

江培安笑著伸出手,笑著道。

陸釧瞥了江培安的手,伸手扶了扶眼鏡,道

“你好江導,我看過你的《颶風營救》。

個人感覺劇情上有些地方偏生硬,還需要再潤色一番。”

頗有學者氣息的陸釧點評了一下江培安的電影。

臉上帶著知識分子特有的清高,他是北電導演專業的研究生畢業。

江培安不著痕跡的收回空中的手,心裡卻暗罵。

什麼玩意。

後世大部分的人關於陸釧的評價,大概是有時候愛得瑟,愛吹點牛皮。

關於他一上來就挑刺劇情上的毛病,江培安心裡大概有有數。

現在的他擔任編劇的電視劇《黑洞》應該正在拍攝。

他有點魔怔。

對於這部優質的國產電視劇,江培安個人也是非常喜歡的。

尤其是陳道銘在裡麵的精彩演出。

不過,這部電視劇是有原著的。

更何況小說的原著作者也擔任了電視劇編劇。

後世江培安看過一條關於評價陸釧最刻薄的微博

在馮小鋼和李銨之間隔著100個陸釧。

這句話譏誚,有小聰明,易於傳播,可以作為段子去聊。

當談及電影的某些話題時,馮小鋼、陸釧、李銨還有更多的導演可以看成貨幣的單位。

有些好玩……但很可惜的是,陸釧是麵額偏廉價的那一支。

“哈哈哈,還是伱們年輕人有共同話題,一上來就聊創作。”

韓山平在中間打了個哈哈,撇開陸天名的原因。

他個人還是很看好陸釧的,年輕有才華。

這次參與大會,陸釧還帶了一部讓他看了頗為心動的劇本。

《尋槍》。

“培安,待會有事兒麼?”

韓山平主動問道。

“韓董您說。”

“先去我辦公室。”

到了韓山平辦公室,江培安拿到一份劇本。

正是陸釧編劇的《尋槍》。

當然,這個還是有小說原著的。

以陸釧現在的水平,做做改編問題不大。

江培安當然知道這部電影。

如果說2001年是電影行業改革元年。

那麼年2002年標誌性商業大片《英雄》,就開啟了日後電影總票房遞增的階梯。

而《尋槍》的上映,也預示著在並不遙遠的未來。

全新的一批年輕電影人將會打破電影的傳統製作通道。

進入到創作方式更為自由、更為蓬勃奔放的百花齊放階段。

當然,江培安真正在意的是……

江培安看了眼坐在那裡腰板筆直,一絲不苟的陸釧。

你小子,就等著被老薑折磨吧!

《尋槍》在工業製作角度來說,導演署名完全是屬於陸釧的。

可影片大量移動攝影的運用,剪輯手法的淩厲,造成了最終躁動不安的氣質。


最新小说: 修真從重生開始 穿成惡毒女配懷了學神男二的崽 四合院:小人物的種田人生 讓你當酋長,你成球長了? 權鬥江湖路 抗戰:旅長,冤枉啊我真不是軍閥 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 魔王大人,勇者他又招了 國手:從坐堂中醫開始 向上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