璟朝煙雲!
從潤州到金陵,水路走了三個多月。在這三個多月裡,我慢慢有些了解了史守一和潘易。原來史守一原本就是金陵人,他家原是江湖郎中的“世家”,他本人身高九尺,長得十分魁梧,也許因為他根骨很好,所以在五年前,他十七歲的時候,正在采藥的他被外出雲遊的譚國師選為徒弟。
本朝道教盛行一時,皇上未登基前就在皇城的外城造下了紫極宮,而這位譚國師,道號“紫極真人”,正是紫極宮的主人。史守一一聽說當今國師收他為徒,即刻丟下他家祖傳手藝,拋彆父母,跟著譚國師學道去了。
史守一來到紫極宮後,發現譚國師確有真本事。尤其在養生練氣和輕功絕藝方麵,簡直可以說是本國第一高手。可是師傅根本沒有對他傾囊相授,而是不斷地敷衍他。更糟糕的是,史守一有一次作為隨行弟子,前赴吳宮,結果在當今皇後也就是當時的徐相夫人宋福金的宴前邂逅了建州歌女王感化。
王感化和史守一後來的接觸,是因為當時還未登基的昇元皇上,經常派專人去請譚國師潛入府中議事。當然派的這個專人,就是王感化。應當是出於無意,譚國師這一方派去接洽暗自入府事宜的,正是毫無背景的史守一。
一點一滴的接觸中,史守一愛上了王感化。譚國師對此堅決反對,不久,王感化因為受人株連而獲罪,被當時的楊家朝廷流放光山。
為了這件事史守一對譚國師恨之入骨,他覺得是譚國師在當時手握重權的徐知浩相國麵前進了讒言,才流放了這位歌聲絕倫的絕色佳人。
出於這個想法,史守一連夜盜走了譚國師的輕功秘籍與各類練氣丹藥的主要秘方,恰巧當時潘易也遭了大變故,不得不離開師門。潘易當年走的時候很狼狽,隻是憑記憶草草記下一些得自授業恩師天機子的真傳。兩人在史守一家原來的外宅之中,商定了大事——結伴叛離紫極宮!
很快史守一和潘易收到了師傅托同門師弟寄過來的書信,他們兩人被正式貶離了師門。但當初史守一盜走的秘籍,師傅卻一本也沒有收回來。他的武功底子,因此損失不大,再加他一直勤加練習,所以武藝並沒退步!
在他們叛離師門五年以後,一向活潑的潘易在擺渡回金陵的船上對我侃侃而談,這就是我了解守一的源頭。潘易的笑容燦爛,最後感慨道“我覺得師傅對師哥也不錯,至少,他偷的那些秘笈,師傅還給他留著呢!”
小舟的竹篷窗外,紛紛落雪映著一湖碧水,我不知道我有沒有認真聽潘易的話,此刻我一心想著遠在金陵的洛神觀,不知道師姐她們,有沒有被我連累。還有那個水清,我離開丹楊宮的時候,沒有見過她,看來“父皇”楊溥臨終的托付,我隻好暫時辜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