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我在清朝當皇子!
“朕之愛子胤礽,自周歲便立為太子,賢明大度,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朕禪位尊為太上皇。特此布告中外,鹹使聞知。”
從暢春園回來的康熙第一件事就是在朝會上宣布了這個消息。
這個消息來的實在突然,皇上事先從未跟任何大臣說過他有禪位的念頭。
因此不少人還在勸說康熙,說他正是千秋鼎盛的時候,皇上身子也沒有什麼不好,總是就是不讓康熙禪位。
康熙意已決,不容決斷,朝會結束後,康熙仍舊住在乾清宮,隻是再也不問世事,每年會在暢春園待上大半年。
胤礽登基的第一道聖旨是立弘皙為太子。隨後胤礽封胤褆,胤禛,胤禩為鐵帽子王,弘昱,弘暉,弘旺為世子。
胤礽登基後第一個來養心殿請罪的不是彆人,正是胤禟。
當初胤禩在江寧查案的時候,賬本缺了一頁,缺的便是官員給胤禟送禮的那一頁,這是胤禩的私心。不過胤禟隻是收了賄賂,倒沒有幫他們以權謀私,胤礽也舍不得處罰。
胤礽最終讓胤禟將功補過,把興辦學堂的任務交給了胤禟。這幾年胤禟搞得醫館就很不錯,胤礽很滿意。胤礽也沒想到胤禟的生意越做越大,索額圖跟明珠年紀大了之後,胤禟又派彆人出海,如今洋人的玩意在大清也越來越多。
胤禟想出海,胤禩又是個疼弟弟的,每日跟戴梓在軍火局,製造坊忙的熱火朝天,這些都跟胤礽無關,胤礽隻要在他們研究出東西的時候誇讚兩句就行了,當皇帝就是這麼輕鬆,這些活都應該讓旁人乾。
胤禟的醫館和學堂越辦越多,甚至民間都管胤禟叫財神爺,想發財都在心裡念叨胤禟的名字。
胤褆管軍隊,胤禛管內政,胤禩管民生,胤礽這個做皇上的反倒閒下來了,因為康熙已經把弘皙培養好了,如今折子被胤礽一半拿給了康熙,一半拿給了弘皙,胤礽堪稱是最輕鬆的皇帝。
從前都是爹管兒子,到胤礽登基後,徹底反了過來,胤礽仿佛找到了什麼惡趣味,把從前康熙加在自己身上的東西都還了過去。比如,胤礽經常會看敬事房的冊子,每次都讓康熙老臉發熱。
胤礽還會在下麵人給康熙送美女的時候突然出現在暢春園,直到用鄙視的目光把康熙看的無地自容為止。
“阿瑪都五十幾了,也該保養身體了,你看看這個宮女才多大,才十六,您都可以做她瑪法了!”
康熙前幾次惱羞成怒還會強嘴,後來已經怕了胤礽了,每次都要躲著。
這不,胤礽兄弟幾個又來暢春園了。康熙看到他這幾個兒子就頭疼,當暢春園是他家後花園了是不是,天天過來也不嫌煩。
胤褆看見他皇阿瑪躺在躺椅上,旁邊還有兩個如花似玉的小宮女在給他捶腿,心想皇阿瑪還挺會享受的。
康熙早已經不愛喝濃茶了,自從不用處理政事之後,把自己的飲品都換成了甜奶茶。
胤礽對著後麵一揮手,兩個如花似玉的宮女立刻退了下去,上來兩個長滿皺紋的嬤嬤來給康熙按腿。
“保成!你是想嚇死阿瑪嗎?找兩個這麼老的來給朕按腿。”
還不等胤礽說話,胤褆就插嘴道“皇阿瑪,這兩個嬤嬤才五十,而您已經五十好幾了,你現在的心情就是剛剛那兩個小宮女的心情吧。”
康熙以前也沒發現胤褆這麼會戳人肺管子,康熙的咆哮聲響徹暢春園,“胤褆,你給朕滾!”
到了晚上,胤礽還讓小廚房給康熙熬了十全大補湯,總是哪裡都補,就是有點難喝。“阿瑪快喝吧。”
康熙將碗推得遠了一點道“阿瑪想了想,阿瑪這個年紀已經不應該去後宮了,阿瑪明天就去找你二伯去,這補湯,朕就不喝了。”
康熙晚上好不容易熬過了那個比中藥還難喝的大補湯,結果胤礽又給他找來了一個養生師傅,天一亮就拉著康熙打拳,康熙一停下來,就有小宮女去告狀,康熙又死要麵子,隻好每日都跟著師傅打拳,那自律的樣子連胤褆見了都汗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