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我在清朝當皇子!
“累死了,累死了,不批了。”
養心殿內放有三個案桌,兩大一小,分彆是乾隆的,永琮的和綿宸的,要乾隆說兒子還沒有孫子讓他省心。
綿宸還會乖乖聽乾隆的話,乾隆交代的任務也可以按時完成,沒有怨言,可是永琮不是喊苦喊累,就是不願意做。
乾隆無奈的道“你是太子,以後還會是皇帝,怎麼能這麼討厭批折子呢?”
永琮不是嬌氣的人,乾隆口中的批折子不是一兩個折子,他要從下朝的時候批到吃晚飯前,基本一天不得閒,永琮覺得他要是一直這樣下去,早晚要累死在案桌上。
“皇阿瑪,兒子有個主意!”
“打住。”
永琮不用說乾隆就知道是什麼事兒了。永琮讓人把折子分為上中下三類。
上類是最重要的一類,一般都是大旱,大災,叛亂這等不得不處理的事情。中類是某地今年收成多少,需要朝廷減稅這些次一等的事兒,下等就是官員的請安折子,皇帝隻要撿些要緊的折子批閱就行了。
永琮覺得自己的想法很好,可是乾隆不同意,乾隆認為批折子乃是皇帝的內務,怎麼能交給彆人來處理?永琮歎了口氣,隻好又默默的批折子。
永璂在江寧養病,聽說如今好上了不少,永琮想接他回來,乾隆也應了,父子畢竟沒有隔夜仇。
永璂果真養好了很多,見人也有了幾分笑意,皇後身邊的顧嬤嬤一直陪著他,讓他好的更快了些。
永琮確定永璂能夠獨自辦差之後就給他安排到了吏部,乾隆對此也很欣慰,兒子們和和睦睦的,他這個年紀再沒有彆的期盼了。
乾隆六十五歲那年,也是他繼位的第四十年,湊了個整數,永琮在此時也有三十五歲,監國已經有五年了,乾隆在這日早朝時下旨退位,尊自己為太上皇,永琮登基為帝,年號為‘泰昌’,是乾隆親自給選的,意為永享安泰,昌盛興隆。
由於乾隆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在和永琮交接了,官員們也沒感到意外,很平靜的接受了自己換了一個皇帝的事實。
永琮繼位之後,論功行賞永琪有剿滅白蓮教的功勞,被封為鐵帽子王。已逝的永珹,永瑢被追封為親王。永玨,永瑆,永璂為親王。永璐,永琰為郡王。
綿宸永琮是不想封的,可是老爺子心疼自己養了許久的孫子,退位之前的最後一道聖旨就是封綿宸為皇太孫,現在永琮登基了,綿宸也順理成章晉級為太子。
永琮大抵是與兄弟之間關係最為和睦的帝王了。有人說幾個王爺經常為了邀請永琮去他們的園子裡避暑而打起來。
現在兄弟們皆已成家,早亡的又占多數,剩下的幾個皇子出現了異常的和睦。
永琮登基後曾經帶領兄弟們去祭拜永璉。永璉雖然早逝,但是從他留下的隻言片語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他對富察皇後以及對自己弟弟妹妹的期盼。永琮於情於理都是要去祭拜他的。
乾隆帶著太後,裕皇貴太妃去了圓明園居住,好在圓明園離宮中也不算太遠,永琮無事的時候也經常會去看他們。
乾隆的年紀並不算小了,可是他的色心卻沒有停止。下麵的官員經常會送一些十七八歲的美貌的宮人進宮伺候乾隆,乾隆也不客氣,照單全收。隻是要防備著永琮,永琮對他納妃的事情可是氣憤不已。
主要還是為了他的身體著想,要知道,連永璜都有孫子了,乾隆也是做老祖宗的人了,這時候再納個妃子臉上著實不太好看。
於是乾隆和永從便開始了鬥智鬥勇,宮人們經常會在圓明園中聽到太上皇罵皇上是個不孝子,皇上對這麼具有攻擊的話語毫不在意,並且永琮執政後對乾隆以前下達的命令也一一反駁,有點繼承其祖父雍正的意味。
乾隆對此十分生氣,經常把永琮叫到圓明園嗬斥,可是每當乾隆提起此事的時候,永琮總會毫不在意的說道“皇阿瑪,你也是這麼做的呀,你喜歡你的祖父,我也喜歡我的祖父呀,所以我繼承我祖父的做法有什麼不對嗎?”
這幾句話把乾隆聽的氣結,乾隆曾經想找過借口反駁永琮,畢竟他剛登基的情況跟現在不一樣,可是永琮也用這個借口反駁他,如今的情況也是不同的,永琮有自己的想法。
永琮鼓勵西學的發展,主張中西融合,對於托馬斯帶來的洋人太傅絲毫不避諱,自己也會帶頭學習洋人的一些課程,皇子和公主們都不例外。
永琮還派了使臣出使各國,乾隆認為這樣不利於永琮的統治,但是永琮還是一意孤行,最終這些使者也帶來了各國最先進的藥方和武器,大清一時,國泰民安。
從前的文字獄也不在了,永琮有時間甚至會自己調侃自己,下麵官員知道皇上大度,也開始放開了寫詩,一時間出現了不少優秀的文學作品。
乾隆沒事從圓明園出去遛彎,也能在大清的街道上看到許多金發碧眼的洋人,乾隆一問才知道永琮允許對大清做有貢獻的洋人永遠居住在大清。
乾隆認為這樣是亂了套了,可是永琮這麼多年來也沒有聽過他的決定,就算他生氣吵鬨也無法改變永琮的想法。
再說乾隆年紀大了,他總是把“朕馬上都是快要入土的人了”掛在嘴邊,永琮也無法跟他講道理。
乾隆每天都燒香拜佛,他怎麼沒想到以前循規蹈矩的兒子居然在登基的時候做出了這麼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乾隆燒香拜佛不是為了彆的,他是祈求大清不要毀在永琮的手裡,這樣一年,兩年,三年過去了,大清不僅沒有衰敗,而且還越來越興盛了。
不過令乾隆意想不到的是還有他自己的身體,乾隆,太後和裕皇貴太妃一個個都長壽的很。長到永琮從逐漸從一個青年男人變成了一個中年男人。
乾隆現在是生活的越來越滋潤,心態也越來越好,沒有那些政務的叨擾,平常那些腰酸背痛的毛病也不見了。
乾隆現在反倒是關心永琮的身體多一點,永琮步入中年之後,經常嚷著腰酸背痛,乾隆有時候都怕有永琮活不過他自己。
不過永琮可不敢先死,父子兩人吵吵鬨鬨,乾隆罵永琮是不孝子,永琮也在背後吐槽乾隆老糊塗,磕磕絆絆倒是也擋過了很多風雨。